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然亭题壁》
《陶然亭题壁》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车走雷声不动尘,千门驰道接天津。

杜鹃九死魂应在,鹦鹉馀生梦尚新。

抱蔓黄台成底事,看花紫陌已无春。

汉家陵阙都非故,残照西风独怅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沧桑感的画面。首句“车走雷声不动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车马驰骋却无声无息,道路清洁,显示出皇城的庄重与秩序。接下来,“千门驰道接天津”则展现了京城大道的壮观,直通天津,象征着国家的辽阔和交通的发达。

诗人的情感在中间两联转向怀旧与哀思:“杜鹃九死魂应在,鹦鹉馀生梦尚新。”杜鹃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亡国之痛,即使历经生死,其哀鸣之声犹在;而鹦鹉的梦境依然新鲜,暗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抱蔓黄台成底事,看花紫陌已无春",黄台和紫陌都是昔日皇家园林的遗迹,诗人感叹昔日的荣华已成往事,春天不再。

尾联“汉家陵阙都非故,残照西风独怅神”直接抒发感慨,汉朝的陵墓已非当年模样,夕阳西下,秋风中诗人独自神伤,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深深惆怅。整体上,这首诗以陶然亭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清朝文人对历史沉思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香迳分韵得江字

一亭寒碧中,四面空无窗。
种荷未有花,清意已满腔。
小坐梅树下,我亦青油幢。
晚来蝉声歇,静境热自降。
清风与明月,造物无对椿。
闲者恣吟取,如瓢分大江。
欲归尚未肯,雨湿烟钟撞。

(0)

扬州后土庙琼花香如莲花落不著地丙子一夕大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0)

疏影·寒泉溅雪

余赏其言,为赋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
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
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
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

(0)

海山图二首

栈道萦纡如蜀路,我梦曾游定何处。
金碧楼台缥纱里,员峤方壶如是尔。
彼何人者欲问之,翩然抱琴过桥底。

(0)

柳梢青·一健如仙

一健如仙,东湖烟柳,坐拥吟翁。
几许功名,百年身世,相见匆匆。
别来三度秋风。
怕看见、云间过鸿。
酒醒灯寒,更残月落,吾美楼中。

(0)

柳梢青·客里凄凉

客里凄凉,桐花满地,杜宇深山。
幸自君来,谁教春去,剪剪轻寒。
愁怀无语相看。
谩写人、徽弦自弹。
小院黄昏,前村风雨,莫倚阑干。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