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颓废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状况的感慨。开篇“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两句,通过对古代宫殿、园林的废墟和水井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触。豪华一去不复返,只剩下荒凉的景象迎接每一个来临的春天。
接着,“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两句,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北山和南埭都被描绘得相当萧瑟,云雾低垂、河水悠长,都在映衬着人的孤独与寂寞。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两句,更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荒凉和人事的废弃。驰道即古代用于赛马的场所,现在却被杂草所覆盖,显得凄凉;射场,即练习射箭的地方,也已被野生的雉(一种植物)所埋没,这些都是过往荣华不再的象征。
最后,“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两句,诗人在高处吟唱,心中充满了对失去的国家和文明的哀伤。红梁,即宫殿的红色椽子,这里用来象征古代的辉煌,而现在只剩下落下的尘土。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实、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情感和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悲凉美感。
十年车马黄尘路,岁晚客心纷万绪。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
正中妙叶如何会,罗仙隐身露衣带。
芙蓉克家桐城孙,海上閒名闻至尊。
天书夜到道林宫,大钟横撞山?珑。
山容光泽鸟声乐,一番佳气生岩丛。
曹溪宝林甲天下,楼观翔空盘万瓦。
梦中先已逢祖师,异世曾同香火社。
人言骨清辟瘴雾,隘词一律撩人怒。
大阳直裰果有灵,所至自有天龙护。
寄语山头锡杖泉,久枯遽涌宁非天。
老师不作奇特想,已脱圣凡情量缠。
两诗清于玉堂卧,气如汉军争袒左。
高轩想见连璧来,辗我门前碧苔破。
为君哦此万籁簧,楚音变尽馀微些。
文章自然真吐凤,句拙见之那敢和。
高材要当万钱食,小邑折腰坐饥饿。
仲弓曾为太邱令,义方亦作吉阳佐。
丈夫功名未入手,行乐莫嫌诗酒涴。
睡觉飞蚊绕鬓声,读书偏爱小窗明。
梧阴满地方隐几,想见搜诗毛骨清。
谁教风鉴在人间,眉宇渊然如鲁山。
指点虚无数归雁,摩挲香滑写琅玕。
旧闻五色笔如椽,平生醉里傲羲轩。
登轩不解颙颙意,幽鸟自啼华不言。
贾生忧鵩入其居,子美亦遭牛酒污。
仙郎兵卫森画戟,风调特与前人殊。
杖屦相从年可忘,不羞蒹葭玉树旁。
青眼特开浮世少,白头相逢故意长。
尚记垂髫秀发时,神彩不异崔宗之。
此生流落天一角,敢料长沙再见期。
一昨游京华,坏裓变尘土。
思归念云山,夜梦亦成趣。
故人骤登庸,时时宿西府。
如鸟得所栖,倦适忘飞去。
从中奇祸作,失声惊破釜。
三年王海南,放意吐佳句。
归来骇丛林,冠巾呵佛祖。
突兀刺世眼,所至遭背数。
夫子独凛然,高谊照寰宇。
哀怜欲收拾,奋髯排众怒。
岂惟子义世,独有孔文举。
此恩无陈鲜,岁月有今古。
朅来湘楚游,坐阅六寒暑。
今年中秋夕,水宿青蘋渚。
谁持一纸书,剥啄叩蓬户。
呼灯得款识,扶床喜而舞。
开书有新诗,喜事遽如许。
丽如春湖晓,月映蔷薇露。
笔力回春工,彷佛失风度。
湘江三百里,款段沿江路。
岳色满征鞍,疾驱那敢顾。
朝来真见之,了非梦时遇。
堂堂千人英,要是干国具。
龙蛇吁莫测,涔蹄聊蹇寓。
道固有晦显,会看跨云雨。
天下张荆州,四海陈合浦。
当时寂寞滨,皆获陪杖屦。
今又从公游,楚山更佳处。
诗成倚峿台,天风吹笑语。
《予顷还自海外夏均父以襄阳别业见要使居之后六年均父谪祁阳酒官余自长沙往谢之夜语感而作》【宋·释德洪】一昨游京华,坏裓变尘土。思归念云山,夜梦亦成趣。故人骤登庸,时时宿西府。如鸟得所栖,倦适忘飞去。从中奇祸作,失声惊破釜。三年王海南,放意吐佳句。归来骇丛林,冠巾呵佛祖。突兀刺世眼,所至遭背数。夫子独凛然,高谊照寰宇。哀怜欲收拾,奋髯排众怒。岂惟子义世,独有孔文举。此恩无陈鲜,岁月有今古。朅来湘楚游,坐阅六寒暑。今年中秋夕,水宿青蘋渚。谁持一纸书,剥啄叩蓬户。呼灯得款识,扶床喜而舞。开书有新诗,喜事遽如许。丽如春湖晓,月映蔷薇露。笔力回春工,彷佛失风度。湘江三百里,款段沿江路。岳色满征鞍,疾驱那敢顾。朝来真见之,了非梦时遇。堂堂千人英,要是干国具。龙蛇吁莫测,涔蹄聊蹇寓。道固有晦显,会看跨云雨。天下张荆州,四海陈合浦。当时寂寞滨,皆获陪杖屦。今又从公游,楚山更佳处。诗成倚峿台,天风吹笑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xjB8j3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