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车马黄尘路,岁晚客心纷万绪。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
十年车马黄尘路,岁晚客心纷万绪。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十年车马黄尘路”,开篇即以“十年”与“黄尘路”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过往岁月的奔波劳碌,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岁晚客心纷万绪”,岁末之时,诗人的心绪复杂,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沉。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诗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钟响,这钟声仿佛是心灵的触动,引人遐想。钟声来自何处?它指向的是一处隐匿于烟雾缭绕的村庄深处的寺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溪水对面,竹林掩映着几户人家,诗人想要乘船前往,却无人渡河。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静谧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紫藤在西风中摇曳的画面,归来的僧人独自步入烟雾缭绕的丛林。紫藤的瘦弱与西风的凛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力量。僧人的离去,既是对诗人的一种慰藉,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开书复开书,云影照颜色。
东风昨夜至,渠柳柔无力。
虽有龙泉剑,袖短时拂拭。
时人竞弯弧,古道恶弦直。
圣王崇旧儒,不忍弃一得。
漫随东观班,岂有图南翼。
经书虽满案,抱病长忧恻。
遥见孤云飞,伫立而叹息。
松坛祷雨东岩宿,日餐蔬笋断粱肉。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