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烟寺晚钟》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烟寺晚钟》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十年车马黄尘路,岁晚客心纷万绪。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十年车马黄尘路”,开篇即以“十年”与“黄尘路”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过往岁月的奔波劳碌,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岁晚客心纷万绪”,岁末之时,诗人的心绪复杂,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沉。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诗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钟响,这钟声仿佛是心灵的触动,引人遐想。钟声来自何处?它指向的是一处隐匿于烟雾缭绕的村庄深处的寺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隔溪脩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溪水对面,竹林掩映着几户人家,诗人想要乘船前往,却无人渡河。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静谧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紫藤在西风中摇曳的画面,归来的僧人独自步入烟雾缭绕的丛林。紫藤的瘦弱与西风的凛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力量。僧人的离去,既是对诗人的一种慰藉,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雨中寄白文明

开书复开书,云影照颜色。

东风昨夜至,渠柳柔无力。

虽有龙泉剑,袖短时拂拭。

时人竞弯弧,古道恶弦直。

圣王崇旧儒,不忍弃一得。

漫随东观班,岂有图南翼。

经书虽满案,抱病长忧恻。

遥见孤云飞,伫立而叹息。

(0)

憩常思岭用壁间韵

常思岭上驻征轺,三日归程觉尚遥。

衰疾久悬乡土梦,迂疏无补圣明朝。

石岩雨过云犹湿,海国秋深草未彫。

愿得四封无一事,不妨拂枕卧山椒。

(0)

秦州

成周仍祀益,非子始封秦。

列国舆图尽,西戎霸业新。

山川犹故国,宇宙一浮尘。

杜老侨居处,诗篇尚有神。

(0)

东岩祷雨题林以永寒谷山水障子

松坛祷雨东岩宿,日餐蔬笋断粱肉。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

(0)

登甘露寺多景楼

满目山川又独来,白头怀抱易兴哀。

郡城宜此开江嶂,佛殿何缘化劫灰。

万里中原劳怅望,千年鸣鹤自飞回。

东浮西泛无穷舰,总被潮声日夜催。

(0)

至通州·其二

绝域经游少,重关启闭严。

官租兼菽粟,民业尽鱼盐。

海气朝成市,潮声夜入帘。

狼山渺何许,空翠远浮尖。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