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城逢故人》
《魏城逢故人》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

(0)
注释
一年两度:一年两次。
锦江:成都的锦江。
值:正值。
东风:春风。
秋:秋季。
芳草:青草。
有情:似乎有情感。
碍马:绊住马蹄。
好云:美丽的云彩。
遮楼:遮挡楼阁。
山将别恨:山峦承载离别之愁。
和心断:与心一起断裂。
水带离声:流水带着离别的声音。
入梦流:流入梦境。
今日:今天。
因君:因为您。
试回首:回头看看。
澹烟:淡烟。
乔木:高大的树木。
绵州:四川的绵州。
翻译
一年之中两次游览锦江,第一次是春风拂面时,第二次则是秋意渐浓时。
沿途芳草繁茂,似乎有意绊住马蹄;美丽的云彩无处不在,遮挡着楼阁的视线。
山峦仿佛承载着离别的愁绪,我的心也随它断裂;流水带着离别的声音,悄悄流入梦境。
今日我因你而回头凝望,只见淡淡的烟雾笼罩着高大的乔木,绵州已在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两次游历锦江的记忆,第一次是在春天,当东风吹拂之时;第二次是在秋季。诗中提到的“芳草有情皆碍马”,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那些生长在路边的花草似乎都在阻挡着行人的去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哀愁。而“好云无处不遮楼”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云层覆盖了所有建筑,让人无法望见远方,这也许是对现实世界某种隔绝或限制的一种隐喻。

接下来的“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临分别时的心情。山川河流似乎都在诉说着离愁,水流的声音甚至渗透到了梦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堪回首。

最后,“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则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诗人因为朋友而停下脚步,回望那被薄雾和稀疏树木隔绝的地方——绵州,这里又一次强调了时间流逝与空间距离带来的孤寂感。

整首诗以一种淡定而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城东谢氏园亭即席上冲元

小小林亭花竹幽,低徊似拟慰公愁。

相看剧饮终无绪,坐叹风光信水流。

(0)

答侗·其一

说禅半夜雨天花,不似无言气味嘉。

汝但为维摩长者,我甘作净饭王家。

(0)

和粹老云居之句·其一

重阳不醉篱边菊,故老匡庐访远公。

信笔更题诗满叶,总随流水出云中。

(0)

至雄州寄诸弟并呈诸友·其一

马头今日过中都,到得雄州更有书。

道路莫嗔音问少,天寒沙漠雁全疏。

(0)

途中作

穷冬尚羁旅,行色太凄凉。

白雪园林好,红尘道路长。

暮云寒不散,斜日淡无光。

夜宿溪山静,清风满肺肠。

(0)

春风

三春含造化,一雨洒空虚。

寒色宵无定,轻阴昼未舒。

亭台花色重,道路马蹄疏。

燕雀乘风便,应言莫我如。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