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秋满山,诗筒忽到与开颜。
当时有客谙花洞,此地经年上竹关。
绝域尚怀身倚剑,深居曾梦手持环。
文章政类龙多变,识察能通豹几斑?
伐木丁丁秋满山,诗筒忽到与开颜。
当时有客谙花洞,此地经年上竹关。
绝域尚怀身倚剑,深居曾梦手持环。
文章政类龙多变,识察能通豹几斑?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和柳提学赠危太朴》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伐木劳动的场景,伴随着诗筒的到来,诗人的心情为之一振。他回忆起有位熟悉花洞的友人,曾常年出入竹关,这引发了诗人对远方和往昔生活的联想。身处偏远之地,诗人仍心怀壮志,倚剑而思,夜晚在梦中还手持环,象征着他的理想和追求。
诗中通过“文章政类龙多变”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文章如龙,变化无穷,寓意其文才横溢,富有创新。最后一句“识察能通豹几斑?”则以豹纹比喻人的见识深邃,智慧斑驳,显示出诗人对自己和友人危太朴的赞赏,认为他们都有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自我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怀念,展现了元代文人既勤奋又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九龙行雨岁在子,皇天之命实勤止。
泓湫水暖嗜欲饱,七龙嬉戏两龙睡。
卷藏密云空自膏,畜聚甘雨不肯施。
旱魃妖狂作民虐,风伯暴怒兴日炽。
诉号仰天天不闻,九州之禾皆乾瘁。
嗟呼龙职职行雨,失职不雨民胡恃。
驱虞义兽心实仁,不忍斯民不食死。
向龙慢骂数龙罪,龙不能答满面耻。
偷向上帝谗驺虞,驺虞得罪龙窃喜。
欲知龙与驺虞分,仁与不仁而已矣。
名山名刹大佳处,绀殿翠宇开云霞。
陆羽乃事已千载,九龙诸峰元一家。
雨前茶有如此水,月里树岂寻常花。
奇奇怪怪心语口,无根拄杖任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