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寇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寇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49首。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炼,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政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寇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朝政中宦官祸害的愿望,以及对那些借机侵扰边疆、引起战乱的将领的担忧和愤慨。"阉腐"指的是宦官及其他腐败分子,而"召寇戎"则是形容那些借口外患而招致灾难的人。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良之士未能任用,以及奸臣猖獗的悲哀。"缁郎"指的是德才兼备、应该担任宰相的人材,而"朱贼得称雄"则是讽刺那些无才无德却掌握大权、为非作歹之徒。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提炼,抒发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现实政治生态的批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以及其艺术手法,都显示出刘克庄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诗人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