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不到处,言诠路绝时。
欲藏还露骨,叶带更多歧。
智识不到处,言诠路绝时。
欲藏还露骨,叶带更多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又次韵五首》中的第二首。在诗中,诗人以智识与言诠的关系为切入点,巧妙地运用象征与隐喻手法,探讨了智慧与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智识不到处”,点明了智慧并非处处可及,有些地方超出了人类理解的范畴。接着,“言诠路绝时”进一步强调,在某些深奥或难以言传的境界中,语言的表达力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完全捕捉和传达那种超越言语的深刻体验。
“欲藏还露骨”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智慧的微妙之处。智慧有时需要隐藏,避免被误解或滥用;但同时,它也渴望显露,渴望被理解和分享。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智慧的本质——既需保护,又愿传播。
最后一句“叶带更多歧”则以自然界的树叶为例,比喻智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树叶上有许多分叉,象征着智慧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每一片叶子都可能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思考路径,揭示出智慧的无限可能性和探索的无尽魅力。
整首诗通过智识与言诠、隐藏与显露、复杂性与多样性等多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智慧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智慧本质的深入思考。
问春风蝶化,夜雨鹃啼,魂去何之?最薄才人命!
甚吹花题叶,便送生涯。
青衫我亦憔悴,汐社共栖迟。
数往日欢场,琴歌酒赋,总惹相思。
相思了无益,料三生石上,再见难期。
十载题襟句,拟西窗剪烛,亲写乌丝。
空名料理身后,此计未为痴。
但天上人间,鸡林传遍,君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