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行断杳难寻,去去飞鸣各异林。
缯缴馀生悲网密,风霜长路苦寒侵。
鸦啼鹊噪非吾侣,鹤怨猿哀共此心。
故国回头天样远,的应一世作羁禽。
云门行断杳难寻,去去飞鸣各异林。
缯缴馀生悲网密,风霜长路苦寒侵。
鸦啼鹊噪非吾侣,鹤怨猿哀共此心。
故国回头天样远,的应一世作羁禽。
这首诗名为《孤雁》,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林朝崧。诗中通过描绘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漂泊异乡的境遇和思乡之情。
首句“云门行断杳难寻”,以云门比喻道路遥远,难以追寻,暗示了诗人离家的迷茫与失落。次句“去去飞鸣各异林”,孤雁独自飞翔,各处树林的鸣叫都显得不同,更显其孤独和异乡之感。
“缯缴馀生悲网密”一句,借孤雁被猎人用网罗捕获的命运,寓言自己身处险恶环境,生活艰辛。“风霜长路苦寒侵”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和严寒侵袭。
“鸦啼鹊噪非吾侣,鹤怨猿哀共此心”两句,通过对比乌鸦、喜鹊的嘈杂与鹤、猿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同类的理解与共鸣。他感到在异乡没有知音,只有孤寂相伴。
最后,“故国回头天样远,的应一世作羁禽”直抒胸臆,诗人回首故乡,感叹距离遥远,如同天隔,预感到自己一生都将如这孤雁般漂泊异乡,成为束缚的飞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孤雁自比,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