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卢沟桥·其二》
《过卢沟桥·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汛过桃花涨影退,上流犹自易堤防。

北南下口屡迁就,惭愧终无永逸方。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卢沟桥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与治理的不易。首句“汛过桃花涨影退”,桃花汛过后,河水退去,留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桃花的美丽身影,展现了一幅春水初生、桃花盛开的景象。次句“上流犹自易堤防”,尽管如此,上游的水患依然需要持续的堤防加固和管理,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治理工作的持续性。

接着,“北南下口屡迁就”,指出卢沟桥所在的地理位置,北接南连,桥口位置经常需要根据水流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水文条件。这反映了在自然环境中建立人工设施所面临的挑战和灵活性需求。

最后一句“惭愧终无永逸方”,表达了对无法找到彻底解决水患问题方法的感慨和自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面对自然界的挑战,人类总是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前进,寻求最有效的应对策略,但始终难以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治理工作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治理工作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科技进步和持续努力的期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七夕次苏校书韵

玉树金风晚乍闻,秋光南国未三分。

露凉将拟投班扇,才拙空惭续柳文。

千里忆归吴苑外,频年客计楚江濆。

仙家此去知何处,只隔瀛洲五色云。

(0)

寄虞公务

泛泛踪难定,皇皇思每惊。

岁年知几换,书剑竟何成。

多雨江村夜,孤灯客馆清。

此时谁共语,唯念昔同盟。

(0)

送俞纪善调宰鲁山·其二

故人离别久,忽见各开颜。

我老尘埃际,君辞霄汉间。

全家三泖远,百里一官间。

卓鲁留遗传,高风谅可攀。

(0)

同诸友七宝泉燕集·其二

与子乖违后,年华几度更。

宁知在兹夕,忽复叙幽情。

山月含秋影,风泉急远声。

相看吟坐久,中抱有馀清。

(0)

题高士谦画竹

钱塘高君爱脩竹,拄杖敲门看不足。

经营惨淡入胸中,落笔纵横万竿玉。

昔年曾向大梁游,曳裾王门经几秋。

淇园睛菉数千顷,兴来信手风萧飕。

白头老作京华客,暑往寒来岁频易。

豪家僧舍总相迎,到处画屏留墨迹。

夏官司马旧同乡,牙签玉轴图潇湘。

只今君乘黄鹤去,此卷什袭归珍藏。

公署朝回频展对,满堂冉冉生云气。

山雨飞遮鼓瑟祠,江风吹碎凌空佩。

我昔寻君白玉堂,檐花落尽青灯凉。

宛然屈指疑昨日,自叹鬓影沾吴霜。

人生聚散有如此,世间万事东流水。

古今回首在须臾,何必溟波变桑梓。

我欲招君不可追,芙蓉城里自芳菲。

倘思故国平生乐,好逐岐山綵凤归。

(0)

古砖篆文歌

范阳卢君好奇古,罗网前闻用心苦。

荒岩穷泽遍探求,断画残钩总裒聚。

昔过僧宇见陶甓,上隐遗书可瞻睹。

斑痕不假琢石磨,缺角宁烦炼金补。

剥苔剜藓试研寻,浣土涤尘细摩拊。

未知纤悉无舛讹,已觉纵横合规矩。

疑从盆缶窥禹鼎,似向萑蒲获荆楛。

世远那能究源委,纹完尚可推编部。

诡形转摺龙盘拿,逸态飞腾凤骞舞。

整如康衢驾列驷,踞若高冈蹲怒虎。

气吞鄢郢练三千,价陋咸阳城十五。

蛇奔虺走莫徒誇,剑拔弩张安足数。

范模既不类臣斯,体骨未应同诅楚。

恍驾孔壁得科斗,真讶岐阳逢石鼓。

吁嗟篆法多变化,惆怅简书趋莽卤。

不知此字谁挥洒,欲与籀史争参伍。

缅想东吴称霸强,曾闻季札听韶濩。

一时文物岂无传,千古字书当有祖。

后人自合重千金,故物不宜充百堵。

拟令仆夫遂携挟,无奈主僧犹吝予。

中心往来累暮朝,缠次周流更子午。

我昨重来经旧地,卢君已殁归荒土。

壁倾僧去物幸存,水濯雨淋文不窳。

巴夷那识贵阳春,瓯骆由来贱章甫。

世无博雅同赏鉴,独发长吁为收取。

终然雄剑起丰城,毕竟明珠还合浦。

可怜卢君难复生,赖有阮咸能嗣武。

尝临沧海眺三韩,曾入青徐吊梁父。

箧里富储金石录,胸中宏辟图书府。

愿言持送归宝藏,请共知音辨鱼鲁。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