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诸友七宝泉燕集·其二》
《同诸友七宝泉燕集·其二》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与子乖违后,年华几度更。

宁知在兹夕,忽复叙幽情。

山月含秋影,风泉急远声。

相看吟坐久,中抱有馀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七宝泉边宴集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自然的美景。首句“与子乖违后,年华几度更”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宁知在兹夕,忽复叙幽情”则转折为惊喜之情,意指在某个偶然的夜晚,诗人与友人重逢,得以叙旧,分享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份意外的相聚让人心生温暖。

“山月含秋影,风泉急远声”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间的景色,月光洒在秋日的山林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泉水潺潺,伴随着风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这样的景致不仅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氛围,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相看吟坐久,中抱有馀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长时间相对,沉浸在彼此的陪伴之中,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清雅之感。这种情感的交流,超越了言语,达到了心灵的契合,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共鸣,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哨遍..送孙无言从广陵归黄山

为问先生,且住为佳,何事成归计。

却道是、十载趁萍踪,漫逍遥、蜉蝣天地。

季主帘边,韩康市上,阅尽人间世。

便功业萧曹,文章燕许,不过如斯而已。

况他家父子是和非,问商山何与乃公事。

白社遗民,黄冠故里,犹然迟矣。再莫羡、扬州佳丽。

负了山灵誓。阁梅堤柳,当年几下芜城泪。

绣瓦宫娥,银床宾客,只今名姓谁为记。

天台可赋,苏门堪啸,奚必江东虎视。

把芒鞋整顿,归来閒憩。

向轩皇、铸鼎旧高台,饵丹砂、身名俱避。

有时来往空庭,一二庄生老子。

倘教他日少微星耀,天上来徵处士。

好教童子护柴门,道先生高眠未起。

(0)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十九日

每到重阳,扶老母、登高楼上。

便拟就、三冬日暖,初移帷帐。

此际楼空浑不见,凄凉索奠黄花酿。

自看来、先做白衣人,谁相饷。鸡骨在,愁难状。

马鬣在,贫难葬。问侧身天地,那堪俯仰。

漫把茱萸灵几插,未知母去今何傍。

想幽魂、也向夜台登,将儿望。

(0)

苏幕遮.花间听弹指声

绿初回,红渐出。树树春交,把手轻来折。

为底关心攀又歇。无语无言,自把螺纹画。

爪才修,琴罢拨。啮遍纤痕,独向东风剔。

毕竟思量春可惜。待问分明,瞥去屏山隙。

(0)

醉公子.重来

乍握纤纤手。侬意他知否。

莫便使他知,教他归去思。重来花下见。

红晕潮生面。纤手只微笼,多时露玉葱。

(0)

千秋岁.题袁重其侍母图

金盘玉七。斟酌西池醴。传妙舞,流仙吹。

斑衣娱此日,霜哺思前事。

北堂上,粲然一笑慈颜喜。见说麒麟瑞。

巧向怀中坠。应解识,之无字。

添枝桐月闺,入梦兰云细。

愿岁岁,青春白发看儿戏。

(0)

小重山.扶病

迟日园亭禊事收。那时扶病送、上兰舟。

千丝万绪在心头。方寸地,著得许多愁。

风雨几曾休。怪来人意冷、似新秋。

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