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哉时哉,古胡为而亟去,今胡为而亟来。
来者不可驻,去者不可回。
百年三万六千日,在呼吸间瞥眼才。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彼胜于此,渭浊泾清。
未可忘物,漫云齐年。
惟予月将日就,君子夕惕朝乾。
岂无达语,非法不言。
时哉时哉,古胡为而亟去,今胡为而亟来。
来者不可驻,去者不可回。
百年三万六千日,在呼吸间瞥眼才。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彼胜于此,渭浊泾清。
未可忘物,漫云齐年。
惟予月将日就,君子夕惕朝乾。
岂无达语,非法不言。
这首诗《时哉行》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以深沉的哲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道德选择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句“时哉时哉”,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与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古胡为而亟去,今胡为而亟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流动进行对比,强调时间的不可逆转性。紧接着,“来者不可驻,去者不可回”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指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时间的重要性。
“百年三万六千日,在呼吸间瞥眼才”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刻。随后,“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贪图物质的人可能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价值,而献身事业或理想的人则可能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对比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彼胜于此,渭浊泾清”一句,以自然界的渭水和泾水为例,比喻在不同的领域或情境中,价值判断可能不同,暗示了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接下来,“未可忘物,漫云齐年”则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因为时间相同就认为所有事物都等同,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最后,“惟予月将日就,君子夕惕朝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修养和行为的严格要求,强调了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岂无达语,非法不言”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真理和道德原则的坚持,认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理,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信。
整体而言,《时哉行》不仅是一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鼓励个人成长与道德修养的佳作。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深刻探讨了人生价值、道德选择以及时间管理等主题,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