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雨喜新晴,轩楹倚明发。
翔云净碧宇,举首见晨月。
规影乍就匡,蟾彩未肯歇。
飘萧梧竹风,引我逸兴勃。
却惜圆镜光,背人从出没。
拟待吟秋轮,九夏去已忽。
既雨喜新晴,轩楹倚明发。
翔云净碧宇,举首见晨月。
规影乍就匡,蟾彩未肯歇。
飘萧梧竹风,引我逸兴勃。
却惜圆镜光,背人从出没。
拟待吟秋轮,九夏去已忽。
此诗《晓月》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诗人于轩楹间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
首句“既雨喜新晴”,开篇即点明了雨后的清新与喜悦。接着,“轩楹倚明发”一句,以轩楹为视角,展现了一幅明亮而开阔的画面。随后,“翔云净碧宇,举首见晨月”描绘了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与清澈的碧空,以及晨曦中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规影乍就匡,蟾彩未肯歇”两句,通过“规影”(月亮的倒影)与“蟾彩”(月亮的光辉),进一步渲染了月色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飘萧梧竹风,引我逸兴勃”则借由梧桐竹林在微风中的摇曳,激发了诗人的闲适与豪情。
最后,“却惜圆镜光,背人从出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珍惜与不舍,以及月光在时间流逝中时隐时现的无奈。“拟待吟秋轮,九夏去已忽”则以期待吟咏秋月,却感叹夏日转瞬即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