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
方池汲清碧,地脉通溶涵。
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
悬知与佳客,午梦回春酣。
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
方池汲清碧,地脉通溶涵。
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
悬知与佳客,午梦回春酣。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通惠亭》。诗中描绘了对通惠亭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的自然环境和饮茶的情景。
诗的开头“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以对比手法,将通惠亭所在的惠山与淄渑水相提并论,暗示其水质之佳。接着“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则表达了即使距离遥远,也能够品尝到这甘甜的泉水,强调了通惠亭的独特魅力。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描述了泉水源头的自然景观,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而是自然流淌于山间,充满了野趣。“方池汲清碧,地脉通溶涵”进一步描绘了泉水清澈见底,仿佛连通了大地深处的水源,充满了神秘感。
“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则转向了饮茶的场景,使用“瓷瓯”和“石鼎”这样的器具,以及“飞雪”和“风杉”的比喻,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最后,“悬知与佳客,午梦回春酣”表达了与知己好友共享这一美好时刻的愉悦心情,午后的时光在茶香与谈笑中变得悠长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通惠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饮茶情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深深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