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何许访禅和,听得云中第一歌。
白玉黄金千佛寺,清风明月一头陀。
月溪何许访禅和,听得云中第一歌。
白玉黄金千佛寺,清风明月一头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月溪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禅宗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首句“月溪何许访禅和”,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月溪寺及其僧侣的探访,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接着,“听得云中第一歌”则暗示了在高远的云层之中,传来了一曲超凡脱俗的歌声,这歌声或许象征着心灵的觉醒或禅悟的启示,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白玉黄金千佛寺”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寺庙描绘得如同用珍贵的白玉和黄金建造,不仅突出了寺庙的庄严与富丽堂皇,也暗含了对佛法智慧的尊崇。同时,“千佛寺”三个字,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寓意着众多佛门弟子在此修行,共同追求精神的净化与提升。
最后一句“清风明月一头陀”,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头陀(即行脚僧)的形象上。头陀在清风拂面、明月当空的夜晚独自漫步,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个人的自由与独立,也象征着修行者在寂静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祥和与深邃的哲思,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禅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月溪寺及其僧侣生活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自然美与精神美的深刻感悟。
北风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台。
六龙避逃不敢出,地上独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惬,归坐把卷阖且开。
永怀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为哉。
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于灰。
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复气焰空煤炱。
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
楩楠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闲暇宜能来。
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伯夷恶一世,季也皆乡人。
吾尝论夫子,有似季之伦。
人情路万殊,近世颇荆榛。
唯君游其间,坦坦得所循。
意君诚恺悌,慕向从宿昔。
奈何初相欢,鹢首已云北。
莓莓郊原青,漠漠风雨黑。
冠盖满津亭,君今去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