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
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
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开头两句“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通过对过去景象的回忆,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晋华林是古代著名的仙境之一,而那里的栀子花则被描绘得如同金玉一般,既美丽又有着超凡脱俗的意味。
第三、四句“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庄严与神圣。诗人通过“敕”的使用,暗示了一种帝王之命的权威感,而栀子花则被比喻为珍贵的玉和黄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一种神性的象征。
最后两句“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则将栀子花与佛教联系起来,诗中的“薝卜”是古代的一种植物,也常用来比喻人性纯洁,而“千佛林中清更洁”则是在强调这种清净的境界达到了极致。最后两句表明了栀子花不仅美丽,而且还承载着神性和生命之源的象征意义,帝母与佛同生,更增加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栀子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公车待报凡几年,萧生罢去心浩然。
盐渎野中寻旧隐,扬子江头呼渡船。
太湖波浪湿秋天,洞庭橘柚生红烟。
马踏新霜吴岭外,猿啼小雪建溪边。
关西夫子虽迟暮,行笑行吟正安步。
菑川海上牧羊儿,亦说公孙放豚去。
卜居俯涧瀍,开轩面嵩洛。
迥占西都胜,高据北邙脚。
千门凝紫烟,群峰参碧落。
神皋势回抱,天阙谁开凿。
朝阳丽金碧,半空横殿阁。
滩声夜潺湲,云气暮惨错。
春花敷烂锦,夏木成翠幄。
三川披画图,八极开綷幕。
曾无登涉勤,坐享仁智乐。
主人富才识,大隐当城郭。
早解郡印还,勇脱官检缚。
清心对万景,真趣绝外铄。
可笑学神仙,妄意向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