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转西壁,歌筵渐徙东。
一尊贫对客,百事懒如翁。
雁皦霜华外,虫栖露草中。
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欢同。
明月转西壁,歌筵渐徙东。
一尊贫对客,百事懒如翁。
雁皦霜华外,虫栖露草中。
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欢同。
这首明代诗人王弼的《草堂对月分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闲适的秋夜图景。首句“明月转西壁”,写月光从西方天空移动,暗示时间流逝,夜晚渐深。接着,“歌筵渐徙东”描绘了宴席上的活动,人们随着月亮的转移而移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一尊贫对客”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依然以酒待客,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百事懒如翁”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慵懒,仿佛一位老翁般超脱。月夜下,大雁在霜华之外翱翔,虫儿栖息于露湿的草丛,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秋意。
最后两句“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欢同”,诗人感慨今年秋天格外美好,能与朋友共聚一堂,享受这份难得的欢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意境。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