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百十篇,暗室生霹雳。
梦里长把持,祇恐蛟龙攫。
枕中百十篇,暗室生霹雳。
梦里长把持,祇恐蛟龙攫。
这首诗名为《还山忆旧十首(其五)》,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以“枕中百十篇,暗室生霹雳”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书籍比作照亮黑暗的霹雳,形象地表达了书籍对于心灵的启迪与指引作用。接下来的“梦里长把持,祇恐蛟龙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梦境中的掌控与恐惧,暗示了人在知识与智慧面前的探索与警惕,同时也隐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诗中,书籍不仅是一般的阅读材料,更是精神的灯塔和智慧的源泉,激发人们不断探索未知、挑战自我。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谨慎与期待,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夜闻檐雨忆年时,亦复思君近寄诗。
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晴昼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散,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藓,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
晚色沈沈,雨声寂莫,夜寒初冻云头。
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
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
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
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
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
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淡烟轻霭濛濛,望中乍歇凝晴昼。
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
清带梨梢,晕含桃脸,添春多少。
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无奈芳心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