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虑寻幽意不违。眼中岩壑各依依。
灵风梦雨几时归。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
凭高谁念昔游非。
散虑寻幽意不违。眼中岩壑各依依。
灵风梦雨几时归。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
凭高谁念昔游非。
这首《浣溪纱·青岛野望》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青岛郊外远眺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句“散虑寻幽意不违”,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摒弃杂念,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寻找自然中的幽静之处,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平和,不违背自然之道。
“眼中岩壑各依依”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山峦与山谷,每一处都显得格外亲切,仿佛与自然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灵风梦雨几时归”则将自然界的风与雨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切关注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精神归宿的渴望。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两句,通过描绘海面的颜色与晨光的渐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莽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海面的广阔与波澜壮阔,而“熹微”则表现了清晨光线的柔和与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凭高谁念昔游非”一句,诗人站在高处回望过去,思考着过往的经历是否正确或值得,流露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自我审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叶恭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秋馆烟雨合,重城钟漏深。
佳期阻清夜,孤兴发离心。
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
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扬。
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唯有早朝趋凤閤,朝时怜羽接鸳行。
西风吹阴云,雨雪半夜收。
忽忆天涯人,起看斗与牛。
故人别二年,我意如百秋。
音信两杳杳,谁云昔绸缪。
平明一封书,寄向东北舟。
翩翩春归鸟,会自为匹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