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德常先生》
《寄德常先生》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杖藜时复到山城,鹤骨清癯步履轻。

不是里胥催过割,定因官府报开耕。

黄花绕径秋霜晓,红稻登场宿雨晴。

闻说近看庄子熟,满群家雁尽能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杖藜游历山城的悠闲生活,以及对自然与农事的深切关注。首联“杖藜时复到山城,鹤骨清癯步履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老者行走于山城间的情景,鹤骨清癯形容其身形瘦削,步履轻盈则表现了他行动的自如与闲适。

颔联“不是里胥催过割,定因官府报开耕”通过假设的方式,暗示了老者并非被官府或里胥催促,而是出于对农事的兴趣和关注,主动参与其中。这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耕文化的尊重。

颈联“黄花绕径秋霜晓,红稻登场宿雨晴”描绘了一幅秋季清晨的田园风光,黄花点缀小径,秋霜覆盖大地,红稻丰收,宿雨后天晴,色彩鲜明,景象生动,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宁静。

尾联“闻说近看庄子熟,满群家雁尽能鸣”则以“庄子熟”这一比喻,表达了对知识、智慧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满群家雁尽能鸣,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人们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农事的关注、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出五虎门同石来次前使萧给事韵

长年捩柁倚高楼,万里潮迎万斛舟。

浪打白头都是雪,衣添六月忽如秋。

苍茫不觉千山远,混沌真堪一气浮。

最爱乘风同快马,漫将喘月笑吴牛。

(0)

题张蘧若侍御疏稿

太阿持节甫,酿祸实熹宗。

谁使貂珰魄,犹存马鬣封。

青山无秽骨,劲柏有霜容。

我读西台疏,清威彻九重。

(0)

洛阳

城阙萧森望洛阳,西来瀍涧水汤汤。

千山紫翠朝中岳,万古歌钟对北邙。

故国何人凭险阻,皇天有意阅沧桑。

可怜贾傅今祠庙,吴楚苍生几战场。

(0)

金陵怀古

重向南邦忆少年,宫门仿佛戍楼边。

长陵松径来樵子,后苑湖阴宿钓船。

故国几堪歌《玉树》,行人犹自怨金川。

却怜山色依然在,灵谷苍凉倚断烟。

(0)

次韵酬楚中杨长公学博,伊父曾殉甲申之难

先生本是关西子,不信而今我道穷。

小草一官悲薄命,文章万卷哭秋风。

萧萧涿鹿双蓬鬓,寂寂玄亭独老翁。

相对话残嵇绍节,尊前泪滴夕阳红。

(0)

岁杪送青来游滇

远游当岁暮,为养反离亲。

贫士千秋恨,依人万里身。

丹崖盘鸟道,黑水暗龙津。

嗟我犹羁旅,离筵倍怆神。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