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砌黄花秀,虾帘朱鸟晶。
篆烟徐递馥,芸帙静含清。
岩峡犹飞瀑,池亭可泛觥。
蓼萧游豫处,著壁画图成。
绮砌黄花秀,虾帘朱鸟晶。
篆烟徐递馥,芸帙静含清。
岩峡犹飞瀑,池亭可泛觥。
蓼萧游豫处,著壁画图成。
此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瀛台之景的宁静与雅致。首句“绮砌黄花秀”,以绮丽的台阶与金黄的菊花相映衬,展现出一种华美而清新的景象。接着,“虾帘朱鸟晶”一句,通过虾形的帘子与朱红色的鸟儿,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晶莹剔透的质感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篆烟徐递馥,芸帙静含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着篆香的香气,以及书卷静谧中蕴含的清新气息,将瀛台的环境渲染得更加幽静高雅。接下来,“岩峡犹飞瀑,池亭可泛觥”则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岩壁上的瀑布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而池边的亭阁则为人们提供了品酒畅谈的场所。
最后,“蓼萧游豫处,著壁画图成”点明了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地。蓼萧,可能是指水边生长的一种植物,此处借指游赏之处,而壁画图成,则暗示了艺术家们在此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秋时节瀛台的独特魅力,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活动,再到艺术创作,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一空间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