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老李的一番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晚景、壮志未酬以及时代变迁的感慨。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这两句诗写出了老李即将步入耄年之际,他曾经的英勇与威严如今只在墙上留下了几分影子。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形象的描绘,也反映出时代变迁中英雄人物的凋零。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老李在政治上的态度转变,有一种从激进到稳健的过渡。这里的“承平”暗示着对和平安定的向往。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通过让诗人吟诵《杕杜》(可能指的是古代某种文学作品),而让侍女高声歌唱《阳关》(一首送别的乐曲),表现出一种文化生活中的和谐与美好。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回归家庭、结束政治生涯的期盼。这里的“内朝”指的是朝廷内部,“接武”可能暗示着军事或是武将的职位,而“白发羞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色变的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家庭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老李的形象,反映出时代的更迭与个人英雄命运的起伏,以及诗人自己对于政治、文学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感悟。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促膝一开颜。
衮衮言有味。
或叹季路宜,或语伯夷是。
各怀忠义心,要终岂同异。
我实疏贱躯,政治未使试。
预兹高古谈,懦志生勇气。
明当馔汤饼,疾雨晦天地。
一日不见君,何止如三岁。
口腹尚乖期,荣华可推类。
嗟嗟勿复问,安恬固无媿。
青青色堪染,欲辨不知名。
根阴托乳鱼,水底抽新萌。
康乐池上咏,独与春梦成。
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