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三女郎台》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三女郎台》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荒台孤映拂晴霓,曾是诸侯筑馆基。

一郡人誇最高处,年年长作会春期。

(0)
注释
荒台:废弃的高台。
孤映:孤独地照耀。
拂:照拂。
晴霓:晴天的霓虹。
曾是:过去是。
诸侯:古代的诸侯。
筑馆基:建造府邸的基础。
翻译
荒废的高台孤独地映照着晴天的霓虹,
它曾是古代诸侯建造府邸的基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名为《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三)女郎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交织的氛围。

“荒台孤映拂晴霓”,这里的“荒台”指的是一处废弃或荒凉的建筑,可能是一座曾经辉煌但如今已被岁月侵蚀的高台。它“孤映”于天际,与云雾相接,给人以一种萧索与孤独之感。“拂晴霓”则是形容这荒凉古台在清新晴朗的天气中显得尤为突兀。

“曾是诸侯筑馆基”,这里透露了这座台的历史背景。它曾经是某位诸侯(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地方领主)修建的豪华宫殿的基础,反映出这座建筑在过去曾拥有过不凡的地位和辉煌的历史。

“一郡人誇最高处”,诗中的“我”所在之地,是整个郡中最高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以此自豪,认为站在这样一个高耸的位置,可以俯瞰整个郡县,甚至有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年年长作会春期”,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个地方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每到一年一度的春天,这个地方似乎总是人们聚会的地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一个值得纪念并期待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荒台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和现实生活的联想,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人间美好以及四季更替等主题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赪桐花限龙字

枝柔叶厚碧痕浓,色艳还看花发重。

朱萼临风迷紫蝶,丹须和露抱黄蜂。

剪残红锦枝头见,敲碎珊瑚月下逢。

好是年年誇竞渡,鲜妍如火映鱼龙。

(0)

台湾纪巡诗·其二十一

抄阴尺布不堪缝,无褐无衣可耐风。

北地乍寒偷射猎,人人尽是鹿皮翁。

(0)

槟榔笋·其三

烟雨苍茫暗一林,长镵木柄欲相寻。

无因却致韩康伯,枨触中原万里心。

(0)

夏日村居杂感·其二

几天积雨沾新泥,苔径深林鹑鸟啼。

野水石梁初涨满,半江萍影绿东西。

(0)

台阳竹枝词·其一

宜晴宜雨好时光,草粿糖浆制备忙。

招得东邻诸姊妹,踏青齐拜五妃娘。

(0)

海音诗

九抽敢把禁条违,飞去青蚨忽自归。

寄语杜陵头白叟,可堪日日典春衣。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