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忧愁和哀怨。开篇“日色已尽花含烟”一句,设定了一个黄昏落幕、花朵被薄雾笼罩的意境,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紧接着,“月明欲素愁不眠”则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内心充满忧虑的情怀。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通过古代名器和乐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赵瑟、凤凰柱以及蜀琴都是古代文化中的象征物,而“鸳鸯弦”则是对琴弦的一种美化称呼,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背景。
接下来的“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首歌曲和情感的独特理解,以及想要通过春风将自己的思念传递出去,而不得不令人怀想起古代文人常用的寄情手法。
“忆君迢迢隔青天”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情,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思念之情依旧如潮水般汹涌。紧接着,“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更是通过泪水来强调相思之痛。
最后,“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则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心情比作“妾肠”,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撕裂和痛苦,而“归来看取明镜前”则是在强调这种痛苦是无法掩饰的,即便是在最能映照真相的明镜面前也无法隐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是对相思主题的深刻探讨。
行云本无心,虚舟但乘流。
主人非逋客,不使芳杜羞。
鸣驺入山谷,黾勉赴所求。
明知廊庙具,岂为猿鹤留。
朝来尺素书,联翩自岩丘。
平安喜筠柏,宁论橘千头。
岂无木石居,吾非若人俦。
既与世同乐,那容不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