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爱山居,留形在东岭。
风林度啸声,云壑漾飞影。
华发欲萧萧,青瞳犹耿耿。
追踪有名流,回首发深省。
仙翁爱山居,留形在东岭。
风林度啸声,云壑漾飞影。
华发欲萧萧,青瞳犹耿耿。
追踪有名流,回首发深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喜爱山居生活的仙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风林度啸声,云壑漾飞影”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风、林、云、壑,以及它们与仙翁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风穿过树林,发出啸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云在山谷间荡漾,映照出仙翁的身影,虚实相生,富有诗意。
接着,“华发欲萧萧,青瞳犹耿耿”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仙翁的外貌特征和精神状态。虽然头发已显斑白,但眼神依然明亮坚定,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和内心的纯净。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仙翁年岁的痕迹,更凸显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韧。
最后,“追踪有名流,回首发深省”两句,表达了仙翁对名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山中生活中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通过“追踪”一词,可以感受到仙翁对于卓越人物的敬仰之情,而“回首发深省”则揭示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找到的精神归宿与心灵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升华的主题。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前年江南雪一尺,腐儒共走誇三白。
宁知有客卧欲僵,冻骨棱层撑铁石。
今年复此雪塞门,江湖无处浮言樽。
野风萧萧日色死,看人射虎苍山根。
牛衣覆寒夜复夜,金石馀音惭慰藉。
平生万卷定安施,一瓻送我当渠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