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唐中兴颂》
《读唐中兴颂》全文
宋 / 易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珰不复还。

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0)
注释
基业:指唐朝的江山和统治基础。
胡雏:指外族的年轻统治者。
人心旋□堵:人心坚定如墙,□代表原文中的空白,可能指代某种信念或决心。
壤分旄钺:领土划分,旄钺象征权力。
貂珰:古代官僚的服饰,这里指权宦。
遗迹: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址。
元颜:元颜,原指人的脸色,这里代指先贤的美德或形象。
翻译
唐朝的基业比山还要稳固,怎能容许胡人幼子占据要塞。
当年人们的心志坚定如墙,未来世事变迁却又轮回反转。
领土划分,谁又能控制住局势?政权出自权宦之手,不再回归正途。
千年的高崖上覆盖着青苔,只留下遗迹让人怀念先贤的风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易祓所作的《读唐中兴颂》。诗人以唐朝的基业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首句“唐家基业重于山”强调了唐朝盛世的深厚根基,然而接下来的“宁许胡雏据九关”则暗示了外族入侵的威胁,使得国势逆转。诗人通过“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揭示了历史的反复无常,人事变迁。

“壤分旄钺谁能制”表达了对分裂割据的忧虑,而“政出貂珰不复还”则批评了权臣当道的局面,认为这样的政治格局难以持久。最后两句“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描绘了历史遗迹被岁月侵蚀的景象,暗寓王朝兴衰的无常,以及对前人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唐朝中兴为引子,探讨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对国家治理与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易祓的笔触沉稳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其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易祓

易祓
朝代:宋   号:山斋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

易祓 (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与著名词人姜夔“折节交之”。著有《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等
猜你喜欢

和陶十一首·其十一

降衷荷天灵,一物具一真。

年徂物易交,浇漓变其醇。

气习日以卑,智巧日以新。

靡靡骋颊舌,纵横踵仪秦。

莹然胸中宝,掩敝同埃尘。

岂无先觉贤,训戒徒殷勤。

悠悠醉梦中,迷执不可亲。

俯仰千载下,能逢几问津。

醉把茱萸枝,插彼漉酒巾。

渊明虽违世,吾尚慕其人。

(0)

严州名宦九首·其七胡寅

致堂胡公字明仲,侍御徽猷名已重。

绍兴六年刺睦州,政教兼兴民载颂。

文定衡山远寄书,父子之间相谕讽。

一年作郡怠易生,宜作三年勤御众。

远大之业积累成,莫谓未迁生怠纵。

学宫改作实自公,建宁人物称群凤。

(0)

登望湖亭

吴城山下草青青,春半南湖水未平。

几点征帆来日下,数声渔笛起云层。

鸥波浩荡兼天碧,蜃气氛氲带雾腥。

倚遍栏杆倍惆怅,思亲何日复羊城。

(0)

送张九衢都帅北上时镇惠潮

环佩趋天北,帆樯向斗东。

离情满江汉,秋色入梧桐。

飞挽三河道,传宣五柞宫。

岩廊用儒将,应见虏尘空。

(0)

东林七问·其七问剑

往往难平事,烦君几濯磨。

风尘频抖擞,岁月易蹉跎。

钟虡消兵器,铅刀当太阿。

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

(0)

寄郑珠江给谏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

拾芥科名早,登瀛物望新。

履声绳祖武,砖影轶前尘。

董笔推良史,潘舆有老亲。

木天曾注籍,桂浦暂閒身。

举世为形役,惟公得性真。

杯棬方爱日,风树忽经春。

怀古今犹昨,匡时德有邻。

报恩终报国,忧道不忧贫。

握手相知晚,论心惜别频。

上方留笑语,北阙返词臣。

山静宜孤鹤,时清见一麟。

封章欣入直,飞札笑逃秦。

拜命嘉平腊,题诗上巳辰。

求声中宿应,学步少陵陈。

点检溪桥约,沉吟粤海滨。

问年吾老矣,七十尚迷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