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珰不复还。
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珰不复还。
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易祓所作的《读唐中兴颂》。诗人以唐朝的基业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首句“唐家基业重于山”强调了唐朝盛世的深厚根基,然而接下来的“宁许胡雏据九关”则暗示了外族入侵的威胁,使得国势逆转。诗人通过“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揭示了历史的反复无常,人事变迁。
“壤分旄钺谁能制”表达了对分裂割据的忧虑,而“政出貂珰不复还”则批评了权臣当道的局面,认为这样的政治格局难以持久。最后两句“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描绘了历史遗迹被岁月侵蚀的景象,暗寓王朝兴衰的无常,以及对前人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唐朝中兴为引子,探讨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对国家治理与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易祓的笔触沉稳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其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见解。
降衷荷天灵,一物具一真。
年徂物易交,浇漓变其醇。
气习日以卑,智巧日以新。
靡靡骋颊舌,纵横踵仪秦。
莹然胸中宝,掩敝同埃尘。
岂无先觉贤,训戒徒殷勤。
悠悠醉梦中,迷执不可亲。
俯仰千载下,能逢几问津。
醉把茱萸枝,插彼漉酒巾。
渊明虽违世,吾尚慕其人。
致堂胡公字明仲,侍御徽猷名已重。
绍兴六年刺睦州,政教兼兴民载颂。
文定衡山远寄书,父子之间相谕讽。
一年作郡怠易生,宜作三年勤御众。
远大之业积累成,莫谓未迁生怠纵。
学宫改作实自公,建宁人物称群凤。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
拾芥科名早,登瀛物望新。
履声绳祖武,砖影轶前尘。
董笔推良史,潘舆有老亲。
木天曾注籍,桂浦暂閒身。
举世为形役,惟公得性真。
杯棬方爱日,风树忽经春。
怀古今犹昨,匡时德有邻。
报恩终报国,忧道不忧贫。
握手相知晚,论心惜别频。
上方留笑语,北阙返词臣。
山静宜孤鹤,时清见一麟。
封章欣入直,飞札笑逃秦。
拜命嘉平腊,题诗上巳辰。
求声中宿应,学步少陵陈。
点检溪桥约,沉吟粤海滨。
问年吾老矣,七十尚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