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十一首·其十一》
《和陶十一首·其十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古风

降衷荷天灵,一物具一真。

年徂物易交,浇漓变其醇。

气习日以卑,智巧日以新。

靡靡骋颊舌,纵横踵仪秦。

莹然胸中宝,掩敝同埃尘。

岂无先觉贤,训戒徒殷勤。

悠悠醉梦中,迷执不可亲。

俯仰千载下,能逢几问津。

醉把茱萸枝,插彼漉酒巾。

渊明虽违世,吾尚慕其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名为《和陶十一首(其十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哲智慧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当今社会风气的忧虑。

首句“降衷荷天灵,一物具一真”,开篇即赞美了天地赋予万物的独特本质,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真理的存在。接着,“年徂物易交,浇漓变其醇”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的本真逐渐被世俗的浮华所掩盖,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

“气习日以卑,智巧日以新”指出人们在追求物质与技巧的同时,道德品质却日益下降。接下来的“靡靡骋颊舌,纵横踵仪秦”描述了人们在言语上的浮夸与模仿古人行为的风气,暗含了对这种现象的批评。

“莹然胸中宝,掩敝同埃尘”表达了真正的智慧与美德如同珍宝,却被世俗的尘埃所遮蔽,难以显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被忽视的社会现状的感慨。

“岂无先觉贤,训戒徒殷勤”提出尽管存在先知先觉的贤者,他们苦心孤诣地传授教诲,但世人往往沉迷于醉梦之中,无法亲近这些智慧的指引。“悠悠醉梦中,迷执不可亲”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迷失状态。

最后,“俯仰千载下,能逢几问津”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能够遇到真正智慧的指引实属难得,流露出一种对知识与真理渴望的深沉情感。

“醉把茱萸枝,插彼漉酒巾”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通过插茱萸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古代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渊明虽违世,吾尚慕其人”则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这种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人格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哲智慧的追忆与对现代社会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美德与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