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三里郭,积雨坏城垣。
一水萦空井,群山绕闭门。
沙寒鱼不聚,人语鹊频翻。
总是羁栖地,何须闻夜猿。
峡江三里郭,积雨坏城垣。
一水萦空井,群山绕闭门。
沙寒鱼不聚,人语鹊频翻。
总是羁栖地,何须闻夜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峡江城所见的阴雨天气下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联“峡江三里郭,积雨坏城垣”点明地点和环境,通过“积雨”和“坏城垣”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潮湿、压抑的氛围。颔联“一水萦空井,群山绕闭门”进一步展开画面,以“一水”与“空井”,“群山”与“闭门”相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颈联“沙寒鱼不聚,人语鹊频翻”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通过“鱼不聚”和“鹊频翻”的对比,不仅描绘了雨后沙地的寒冷与寂静,也借鹊的频繁翻飞,反衬出环境的冷清与人声的稀少。尾联“总是羁栖地,何须闻夜猿”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处境的感慨,无论是“羁栖地”的自我定位,还是对“夜猿”的提及,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面对动荡社会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外在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有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