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名山祖遍寻,却来尘世浑光阴。
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
岂有虚空遮道眼,不妨文字问知音。
沧浪万顷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游遍名山祖遍寻,却来尘世浑光阴。
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
岂有虚空遮道眼,不妨文字问知音。
沧浪万顷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谷山长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历各个著名山脉、寻访仙踪之后,又回到了尘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复杂和迷茫。在这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师傅教诲的珍视,以及想要将这些深刻意境传递给后来的弟子。诗人还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不是有什么虚幻不实的事物遮蔽了道德之眼,让人们难以真正理解内在的声音。
最后,诗人借助沧浪万顷的景象,以及三更时分明亮的月光,通过天上与水下深浅的对比,表达了对心灵深处的探寻和对生命真谛的追问。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志士不厌生业微,泥伏何必输云飞。
夷齐采蕨既疗饿,曲逆亦食糠覈肥。
众人碌碌事口腹,得固穷困良亦稀。
吾交同志有数辈,立节只在轻寒饥。
卖丝濮老隐吴市,斲棺萧氏栖廛扉。
亦有汪生事裁制,结楹天马林烟霏。
猿腾鹿窜遂我性,束缚不受三驱围。
先生高谊独迥出,友彼齧缺师蒲衣。
吾行何为忽改辙,去去辇毂纡尘鞿。
伤心白头入宾幕,何日岩前同所归。
飘零禾黍遍荒丘,惭向风尘曳敝裘。
误国中涓终古恨,伤心北寺至今愁。
先人不愧阳司?,旧德谁誇满武秋。
千古是非青史在,张袁著作定搜求。
长安游侠地,洛阳粉黛丛。
朱楼结绮疏,绣帐临春风。
皎皎垂素手,琅琅振丝桐。
一为求凤操,车马塞道中。
回首四节易,凝霜凋朱容。
明月犹在悬,白日已不东。
翩翩白马郎,扬鞭复何从。
东村宿瘤姑,十五被翟章。
西家美罗敷,二十犹蚕桑。
窈窕绝世姿,终日工七襄。
容色岂在好,逢时即为良。
语贱有馀恶,处贵罔不臧。
红颜坐消歇,盛年何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