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辞乡邑,长亭复短亭。
弓盘苍兕角,箭插皂雕翎。
罗逻歌难和,巴渝曲好听。
云南天万里,几月到边庭。
鞍马辞乡邑,长亭复短亭。
弓盘苍兕角,箭插皂雕翎。
罗逻歌难和,巴渝曲好听。
云南天万里,几月到边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远赴云南从军的范先生离别家乡的情景。首句“鞍马辞乡邑”点明了主人公骑着战马,告别熟悉的家园,踏上征途。接着“长亭复短亭”形象地展示了路途的漫长与艰辛,每经过一个驿站,都是一次对故乡的回望。
“弓盘苍兕角,箭插皂雕翎”两句,通过兵器的描述,展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与肃穆。弓弦如苍兕之角,箭羽似皂雕之翎,不仅描绘了武器的威武,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避免。
“罗逻歌难和,巴渝曲好听”则通过音乐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罗逻歌是边疆地区的民歌,难以和唱,象征着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而巴渝曲则是南方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乐曲,好听却难以实现,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云南天万里,几月到边庭”以广阔的地理空间和时间跨度,强调了从军路程的遥远与艰难,同时也寄托了对范先生早日平安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英雄壮志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故人劳远来,所念在难弟。
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
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
掇英汎芳樽,时羞杂陈几。
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
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
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
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
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
明河转虚檐,零露袭华绮。
众宾虽已散,迟留独未起。
明发理归桡,离忧复兹始。
济济肃冠佩,隐隐聆和鸾。
彤庭炯斜月,松柏飒以寒。
神山卫皇陵,左右龙虎盘。
孝思穆宸衷,王心岂遑安。
秋尝日维吉,夙驾夜未阑。
骏奔执笾豆,臣亦备祠官。
所职在诚恪,匪曰盛容观。
斯言告在列,同心臭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