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
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
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
一寸丹衷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
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
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
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
一寸丹衷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名为《次曾蠡海贺进阶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晋升官职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联“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以碧绿的山峦与远离尘嚣的溪流起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高雅的氛围。碧山象征着清高与纯洁,紫宸朝则代表朝廷或权力中心,两者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心系自然、不为名利所动的情怀。
颔联“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钝器和玉带,表达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以及对荣誉地位的审慎态度。金作砺象征着磨砺,玉围腰则是显赫的象征,通过对比,诗人既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又对荣誉保持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颈联“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描述了自己因晋升而受到朝廷关注,但内心却感到不安和惶恐。空谷和野桥象征着偏远与自然,与朝廷的诏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复杂性的无奈和对于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尾联“一寸丹衷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以“一寸丹衷”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华封三祝是古代传说中舜帝得到的祝福,此处借以表达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整首诗在赞美与自省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尝酌醍醐浆,不贪鲊瓮汁。
尝挹朝夕池,不恋涔蹄湿。
五戒空外空,十善得无得。
放者尚云非,杀者独何急。
惜虫翻缚鸡,绞狸因饭鸭。
颠倒生爱憎,何异蟹行羃。
今人遇劳瞪,目眩成紫赤。
及其视根还,唯馀鼻端白。
悟兹空万缘,如风堕轻帻。
无生自无杀,无笑自无泣。
大明悬三光,下照诸陷缺。
杀心如一尘,众尘合为客。
暴然冰释时,酒肆许汝集。
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