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
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
这首诗《饮酒》由明代诗人黄渊耀所作,通过描绘不同历史人物的饮酒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月亮的圆缺象征人生的起落,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出“众人皆醉我亦醉”,表达了一种与世同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随后,通过列举屈原、刘伶、陶潜等历史人物的饮酒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人生困境时的选择和态度,既有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生活的讽刺。
诗中提到的“三闾大夫”屈原,以其清醒独卧于汨罗江边的形象,象征了坚守高洁品质而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刘伶则代表了醉生梦死、逃避现实的态度;陶潜拒绝加入白莲社,选择在篱东采菊自娱,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
诗人最后强调,“古来达士惟有醉”,表达了对真正懂得生活、追求内心自由之人的赞赏。同时,也通过“求田问舍良可愧”一句,批判了那些汲汲于物质追求、忽视精神世界的人。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将名利置于身外,过一种无忧无虑、随性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以饮酒为线索,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探讨了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主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