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酌醍醐浆,不贪鲊瓮汁。
尝挹朝夕池,不恋涔蹄湿。
五戒空外空,十善得无得。
放者尚云非,杀者独何急。
惜虫翻缚鸡,绞狸因饭鸭。
颠倒生爱憎,何异蟹行羃。
今人遇劳瞪,目眩成紫赤。
及其视根还,唯馀鼻端白。
悟兹空万缘,如风堕轻帻。
无生自无杀,无笑自无泣。
大明悬三光,下照诸陷缺。
杀心如一尘,众尘合为客。
暴然冰释时,酒肆许汝集。
尝酌醍醐浆,不贪鲊瓮汁。
尝挹朝夕池,不恋涔蹄湿。
五戒空外空,十善得无得。
放者尚云非,杀者独何急。
惜虫翻缚鸡,绞狸因饭鸭。
颠倒生爱憎,何异蟹行羃。
今人遇劳瞪,目眩成紫赤。
及其视根还,唯馀鼻端白。
悟兹空万缘,如风堕轻帻。
无生自无杀,无笑自无泣。
大明悬三光,下照诸陷缺。
杀心如一尘,众尘合为客。
暴然冰释时,酒肆许汝集。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道德与因果的关系。诗人通过“尝酌醍醐浆,不贪鲊瓮汁”、“放者尚云非,杀者独何急”等句子,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道德行为的思考。他指出,人们在面对生命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选择放生,而有的人却执着于杀戮,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值得深思。
接着,“惜虫翻缚鸡,绞狸因饭鸭”描绘了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伤害其他生命的场景,以此来批判人类的自私和残忍。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行为看似不同,实则本质相同,都是基于对生命的误解和错误的价值观。
“颠倒生爱憎,何异蟹行羃”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情感上的矛盾和混乱,如同螃蟹在迷雾中前行,既爱又恨,难以分辨是非。这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后半部分,“今人遇劳瞪,目眩成紫赤。及其视根还,唯馀鼻端白”描绘了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反应,以及最终的觉悟。这里通过视觉的变化,象征着人们从最初的紧张和困惑,到逐渐看清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悟兹空万缘,如风堕轻帻。无生自无杀,无笑自无泣”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世俗的束缚,放下一切虚妄的执念,如同风吹落轻帽,自然地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无我、无生、无死的哲学理念。
最后,“大明悬三光,下照诸陷缺。杀心如一尘,众尘合为客。暴然冰释时,酒肆许汝集”以自然景象为喻,强调了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对比,以及内心的纯净与污浊。同时,也暗示了当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过去的罪恶和痛苦将如同冰雪般消融,世界将重新充满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道德、因果关系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它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