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须碎织成蓑,鸣榔去钓西岩下。
添将葛屦,配将蒻笠,短竿自把。
转过滩头,又寻沙觜,萧然整暇。
趁满天荻絮,满身烟霞,邀几个、鸬鹚话。
欸乃一声归一,穿浪花、引船入汊。
解衣槃薄,裁青补翠,乱堆篷罅。
晒月眠云,消闲谁共,但凭老瓦。
奈卖鱼市散,无钱沽酒,藉伊偿价。
夫须碎织成蓑,鸣榔去钓西岩下。
添将葛屦,配将蒻笠,短竿自把。
转过滩头,又寻沙觜,萧然整暇。
趁满天荻絮,满身烟霞,邀几个、鸬鹚话。
欸乃一声归一,穿浪花、引船入汊。
解衣槃薄,裁青补翠,乱堆篷罅。
晒月眠云,消闲谁共,但凭老瓦。
奈卖鱼市散,无钱沽酒,藉伊偿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夫生活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渔夫穿着由碎布织成的蓑衣,手持短竿,驾舟垂钓于西岩下的情景。他配上葛屦和蒻笠,形象朴素而自在。在滩头和沙嘴间游弋,心境悠然,与鸬鹚为伴,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渔猎的乐趣。
“欸乃一声归一”描绘了渔夫驾船归来,划破浪花,引领船只进入港湾。接下来,他卸下疲惫,修补篷船,甚至在月光下和云朵中打盹,生活简朴而闲适。然而,他的闲暇时光并非孤独,还有那陪伴他的老瓦。
然而,市场上的鱼卖完后,渔夫却没有钱买酒,只能依靠卖鱼所得来换取酒资,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淳朴生活的执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清代末年至现代初年渔民的生活状态,既有诗意的描绘,又有现实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