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集菀不集枯,越王行酒妻与夫。
东南半壁开霸图,烟沉烽净一事无,今不行乐胡为乎。
乌啼集菀不集枯,越王行酒妻与夫。
东南半壁开霸图,烟沉烽净一事无,今不行乐胡为乎。
这首诗描绘了吴宫行乐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深沉的思考。首先,“乌啼集菀不集枯”一句,以乌鸦在茂盛的草丛中栖息,而不选择枯萎的枝干,隐喻了繁华与衰败之间的对比,暗示着历史的更迭与变迁。
接着,“越王行酒妻与夫”描绘了越王宴请宾客的场景,夫妻共同参与,体现了君臣和谐、家庭和睦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与家庭关系的微妙平衡。
“东南半壁开霸图”一句,提到了东南地区的历史地位,暗示了这片土地曾是争霸天下的重要舞台。然而,“烟沉烽净一事无”,则通过描述战争的结束,战场的寂静,以及事后的空虚,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今不行乐胡为乎”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经历了战争与动荡之后,为何不享受片刻的安宁与欢乐?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鼓励人们在艰难时刻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文姬别胡地,一骑轻南驰。
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
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
停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孰云天壤内,野心无人彝。
凡物以类偶,湿化犹相随。
穹庐况万里,日暮惊沙吹。
惜哉辨琴智,不辨华与夷。
纵怜形势迫,难掩节义亏。
独有思汉心,写入哀弦知。
一朝天使至,千金赎蛾眉。
雨露洗腥瘢,阳和变愁姿。
出关拜汉月,照妾心苦悲。
妾心倘未白,何以觐彤墀。
狐死尚首丘,越鸟终南枝。
如何李都尉,没齿阴山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