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浙西提举李公》
《挽浙西提举李公》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文献凋零半垄云,荆花旧宅冷溪滨。

欲知礼乐千年事,曾寄行藏八帙身。

旌节自天惊隔世,衣冠入地见全人。

鹄袍犹忆谈经处,风雨宫槐暗落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è西gōng
sòng / línjǐng

wénxiàndiāolíngbànlǒngyúnjīnghuājiùzháilěngbīn

zhīqiānniánshìcéngxíngcángzhìshēn

jīngjiétiānjīngshìguānjiànquánrén

páoyóutánjīngchùfēnggōnghuáiànluòxīn

注释
文献:古代书籍。
凋零:衰败、稀少。
半垄云:形容数量极少。
荆花:荆棘之花,象征古老或简朴。
旧宅:古老的住宅。
行藏:行为和隐居,指人的生活经历。
八帙身:八卷书,代指丰富的知识和历史。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的旗帜。
隔世:仿佛跨越了一个时代。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表社会地位和文化传承。
全人: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
鹄袍:白色长袍,古代儒生的服装。
谈经处:讨论儒家经典的场所。
宫槐:宫殿中的槐树,象征皇家和学问。
暗落薪:暗淡的落叶,寓意过去的繁华已逝。
翻译
文献凋零如半垄云,荆花盛开在旧宅溪边。
想要了解千年的礼仪乐章,那些往事曾寄托在我身上八卷书籍。
旌旗似从天降,令人震惊,隔世相望,衣冠文物深埋地下,却见完整的人格。
我还记得穿着鹤氅讲经的地方,宫槐风雨中,落叶纷飞,暗淡了昔日的辉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悼念浙西提举李公的作品。首句“文献凋零半垄云”,描绘了李公生前所处环境的荒凉和历史文化的凋敝,暗示了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身后留下的空白。次句“荆花旧宅冷溪滨”进一步渲染了李公故居的孤寂与凄清,以荆花和冷溪烘托出他的清廉和遗风。

第三句“欲知礼乐千年事”,表达了对李公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和影响的追忆,他的一生似乎承载了千年的礼仪乐章。第四句“曾寄行藏八帙身”,“行藏”指人的行为和隐退,八帙则可能象征着李公的学识渊博,他用一生的学问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第五句“旌节自天惊隔世”,以“旌节”象征权力和威严,表达对李公突然离世的震惊,仿佛天人相隔。第六句“衣冠入地见全人”,意为李公虽然去世,但其高尚品格如同衣冠永存,令人敬仰。

最后一句“鹄袍犹忆谈经处,风雨宫槐暗落薪”,通过“鹄袍”(古代官服)和“宫槐”(古时官署常见树种),回忆起李公生前在官署中讲解经书的情景,即使风雨侵蚀,那些曾经的教诲和记忆依然如宫槐落叶般深深烙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深情缅怀了浙西提举李公的道德风范和学术贡献,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翠微亭

谁构遗亭莽苍中,萧萧深谷起悲风。

五更璧月初沉海,万里银河欲泻空。

江阔淮南连画鹢,云开塞北见飞鸿。

黍离不独周人恨,满目寒烟六代宫。

(0)

栖乌曲

哑哑乌,结巢庭树枝。

去年庭树官尽伐,主人不忍乌巢移。

城上月明金柝罢,临风遥望乌来归。

乌不归,主应恼,非是嗔乌情义少。

愿汝结巢田野间,莫恋他家树枝好。

(0)

次韵王敏文待制燕京杂咏·其十

契丹髯将老无依,力倦弓刀请受微。

薄暮雪寒烧土炕,毡裘拾得马通归。

(0)

宜八里国王遣使至馆所慰问

白昼楼居静,王人忽到门。

有香聊款坐,无译自忘言。

氎布缠头阔,檀膏点额繁。

客怀劳慰问,此意竟难谖。

(0)

漠北怀古四首·其一

旷野多遗骨,前朝数用兵。

烽连都护府,栅绕可敦城。

健鹘云间落,妖狐塞下鸣。

却因班定远,牵动故乡情。

(0)

比肩兽赞

蟨与駏虚,乍兔乍鼠。长短相济,彼我俱举。

有若自然,同心共膂。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