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清彻底,映日浮修鳞。
人间汤鼎烹,见此一掬春。
倚杖为欣然,长淮浩无垠。
寄语溪上翁,可以观吾仁。
山溪清彻底,映日浮修鳞。
人间汤鼎烹,见此一掬春。
倚杖为欣然,长淮浩无垠。
寄语溪上翁,可以观吾仁。
这首诗描绘了清澈山溪中鱼儿悠游的景象,阳光照射下,鱼鳞闪烁,如同春天的一捧清水。诗人借此寓言,将人世间的纷扰比喻为沸水烹煮,而溪中的鱼则象征着超脱尘俗的自由与宁静。诗人倚杖欣赏这一幕,感叹淮河的壮阔无边,同时向溪边的老者传达了自己的仁爱之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儿时负剑屡登堂,二老谈经听座旁。
岁谶龙蛇同洒泪,墓园松柏几经霜。
蛛尘依旧元亭寂,丝竹无闻鲁国荒。
不见小同传郑学,清明时节总凄凉。
或有贡鹤者,綵笼巧庄校。
曳尾涂中龟,笥藏非本好。
艰飞羽已剪,仰食喉空叫。
怜其类乘轩,荣不存所乐。
深山丛樾间,放去任腾掉。
一岁养翼成,二岁和子效。
原在山庄中,施亦有佳报。
林家明圣致,张氏云龙调。
于我何有焉,我意其明告。
既以遂烟霞,亦以省粱稻。
贵适生物性,非学幽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