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贡鹤者,綵笼巧庄校。
曳尾涂中龟,笥藏非本好。
艰飞羽已剪,仰食喉空叫。
怜其类乘轩,荣不存所乐。
深山丛樾间,放去任腾掉。
一岁养翼成,二岁和子效。
原在山庄中,施亦有佳报。
林家明圣致,张氏云龙调。
于我何有焉,我意其明告。
既以遂烟霞,亦以省粱稻。
贵适生物性,非学幽人操。
或有贡鹤者,綵笼巧庄校。
曳尾涂中龟,笥藏非本好。
艰飞羽已剪,仰食喉空叫。
怜其类乘轩,荣不存所乐。
深山丛樾间,放去任腾掉。
一岁养翼成,二岁和子效。
原在山庄中,施亦有佳报。
林家明圣致,张氏云龙调。
于我何有焉,我意其明告。
既以遂烟霞,亦以省粱稻。
贵适生物性,非学幽人操。
这首诗描绘了对放鹤行为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描述被囚禁的鹤,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追求。鹤原本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拥有自由翱翔的天性,但因种种原因被关入笼中,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仰头空叫,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诗人对这些被囚禁的鹤抱有同情之心,希望它们能够回归自然,重获自由。他设想将这些鹤放归山林,让它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享受属于它们的快乐。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认为应该尊重生物的本性,避免人为的束缚与限制。
诗中还提到了“林家明圣致,张氏云龙调”,这可能是借用了古代贤者的智慧与道德准则,强调了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既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也关注物质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放鹤这一具体情境,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抱病守穷庐,闭户常罕出。
坐见春气深,清阴昼蒙密。
今朝积雨过,淑景回煦律。
不有尘外踪,何由散愁寂。
行行整巾屦,散漫委书帙。
野径自萦纡,前峰但崷崒。
婆娑茂树下,左右寒流汩。
乱石翳苍根,于焉憩腰膝。
追游固才彦,逢遇亦奇逸。
招邀愧深情,晤言永兹日。
君有尊中物,我进沂上瑟。
日夕不得留,馀欢未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