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汪遵的《绿珠》,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对英雄末路的哀叹。
"大抵花颜最怕秋" 这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秋天是花朵凋零的时候,花颜代表着美好的东西,最害怕的是到来的秋天会带走它们。这里借秋天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南家歌歇北家愁" 这一句则延伸了前面的意境,从南家到北家的变化,表面上是音乐的停止和悲伤的情绪,实际上是通过空间上的转移来强化时间流逝带来的影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欢乐与忧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变成了过去。
"从来几许如君貌"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古至今,有多少像你这样的美丽面容?"如君"二字,既可以理解为美貌,也可以指代某种特质或品格。这里的"貌"更侧重于外在之美,但也隐含了对内在之美的赞叹。
"不肯如君坠玉楼"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不愿意看到它们像坠落的玉石一般消逝。这里的"玉楼"既可以理解为高雅之处,也可以比喻为美好的事物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更替、家庭欢乐与悲伤、历史长河中美貌的反复提问和对其不愿消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英雄末路的深刻感慨。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
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
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
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
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
江山枯桐写,风月老笔判。
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
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
鼎戒少汁熬,琴忌大弦急。
人惟广斯胖,道亦巽者入。
身行栈百折,目送塔九级。
今是觉昨非,与过宁不及。
我池鱼洋洋,我牧牛湿湿。
何能苗助长,但勿井多汲。
砚蜍清晓冰,瓶笙永宵泣。
炊晏儿欢呶,酿恶婢羞涩。
家山薄言归,田舍随意葺。
君看十八侯,谁数达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