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郭里望庐山,日出千峰紫翠间。
烟树近同蛮井络,风帆遥认楚乡关。
匡仙抱鹤岩头放,李白骑鲸海上还。
却向画图求彷佛,菖蒲花老石苔斑。
浔阳郭里望庐山,日出千峰紫翠间。
烟树近同蛮井络,风帆遥认楚乡关。
匡仙抱鹤岩头放,李白骑鲸海上还。
却向画图求彷佛,菖蒲花老石苔斑。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庐山图》描绘了浔阳城附近庐山的日出景象,色彩斑斓,令人神往。"日出千峰紫翠间"一句,展现出晨曦中庐山峰峦叠嶂,被淡淡的紫气和翠色笼罩的壮丽画面。接下来的"烟树近同蛮井络,风帆遥认楚乡关",通过烟雾缭绕的树木和远方的风帆,暗示了地理位置的转换,以及诗人对故乡楚地的思念。
"匡仙抱鹤岩头放,李白骑鲸海上还"两句,借用了匡庐山的传说和李白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仿佛能看到仙人放飞白鹤,李白乘鲸归来的情景。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只能在画图中寻找庐山的相似景象,"菖蒲花老石苔斑"则以自然细节收尾,描绘出庐山岁月流转后的静谧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为载体,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金源六叶全盛年,明昌正似宣和前。
宝书玉轴充内府,时以李早当龙眠。
想当画院供奉日,饱阅天闲万奇骨。
等閒游墨落宫扇,骏气凌风欲超忽。
雾鬣风鬉剪剔新,郎君丰格玉为人。
四带纱巾绣衣领,醉鞭踏尽燕台春。
一声白雁黄河暮,岂料征蹄竟南渡。
回首西风障战尘,女仙空抱琵琶去。
尧历开昌运,升平十四春。
鹤书驰云路,鹗荐贡儒珍。
宦族西湖裔,家声阀阅亲。
异才旧卓荦,衍庆自殊伦。
彼美仙壶客,由来紫帽邻。
范模资郡泮,俊秀萃成均。
鳣雀升杨震,桂林羡郤诜。
雕盘辞苜蓿,琼宴念嘉宾。
射隼高墉上,乘槎天汉滨。
器成时获利,道达志常伸。
际会风云日,沾濡雨露晨。
秋鹏搏翼健,雾豹泽毛新。
正欲抠衣侍,那堪别话陈。
东亭芳草合,南浦绿波邻。
骊驹闲戒仆,紫燕语留人。
俯拾金闺彦,行看昼锦臣。
诸生刺桐下,侧耳好音频。
山风日多寒,近燕苦秋阳。
怀来虽小县,肇置自李唐。
泉甘沙井冽,桥古川流长。
重冈相抱环,远山势低昂。
銮舆岁西还,倾朝迎道傍。
蟠桃百宝盘,敬上万年觞。
三登调玉烛,群黎乐康庄。
吾皇仁圣君,动必循彝章。
宵旰贻近忧,苗顽尚跳梁。
所赖根本固,忍此枝叶伤。
思见万邦宁,野无遗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