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屿江头云门寺,夤缘石磴上青天。
郑家祠堂如一日,梵王宫殿经千年。
鲸音发响啸山鬼,荔子磨丹供别筵。
政恐苍生渴霖雨,漫将诗句破蛮烟。
洋屿江头云门寺,夤缘石磴上青天。
郑家祠堂如一日,梵王宫殿经千年。
鲸音发响啸山鬼,荔子磨丹供别筵。
政恐苍生渴霖雨,漫将诗句破蛮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士瞻游历元代云门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洋屿江头云门寺"点明了地点,位于江边的云门寺,环境清幽。"夤缘石磴上青天"则写出山路陡峭,但诗人兴致勃勃,直登至高处。
接下来两句"郑家祠堂如一日,梵王宫殿经千年",通过祠堂与宫殿的对比,展现出寺庙历史的悠久,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给人一种庄重而古老的气息。
"鲸音发响啸山鬼,荔子磨丹供别筵"运用了奇特的意象,"鲸音"可能指的是寺庙钟声,形容其宏大,"荔子磨丹"则暗示了当地的物产和节日庆典。诗人借此表达对寺中生活的独特体验。
最后两句"政恐苍生渴霖雨,漫将诗句破蛮烟",诗人担心百姓渴望甘霖,自己却只能以诗文来驱散眼前的烟雾,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责任感,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云门寺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
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
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
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
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
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且问黄花,陶令後、几番重九。
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
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
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
江欲釂,谈天口。
秋何负,持螯手。
尽石鳞芜没,断烟衰柳。
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
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
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
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
蓬莱。
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
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
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
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熏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粉绿闹。
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
看见春来,麴尘微涨催兰棹。
娇横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
引出千花万草。
喜搀先、椒盘竹爆。
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