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轧青牛拟度沙,煌煌白兔岂无家?
肉生徐甲符难秘,斧钝吴刚桂始华。
谛授宝书盟刻玉,醉离瑶席舞传葩。
竹宫望拜真痴绝,日日韶光在景霞。
轧轧青牛拟度沙,煌煌白兔岂无家?
肉生徐甲符难秘,斧钝吴刚桂始华。
谛授宝书盟刻玉,醉离瑶席舞传葩。
竹宫望拜真痴绝,日日韶光在景霞。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次韵钱伯行游仙诗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奇幻的仙境景象。首句“轧轧青牛拟度沙”以青牛为交通工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仙人出行的神秘氛围,仿佛在沙漠中艰难而悠长的旅程。次句“煌煌白兔岂无家”则借白兔寓言,暗示月亮上的神话世界,暗示着仙人的居所并非尘世所能及。
“肉生徐甲符难秘,斧钝吴刚桂始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神秘性,通过徐甲(传说中的仙人)和吴刚(伐桂的月神)的典故,强调仙界中的神奇生物和自然现象。徐甲的肉生长不易,吴刚的斧头需待桂树开花才能显威,都体现了仙界的超凡与奇妙。
“谛授宝书盟刻玉,醉离瑶席舞传葩”写仙人传授珍贵的知识,以玉为盟约,宴会上醉舞传颂仙界之花,展现出仙人生活的高雅与逍遥。
最后两句“竹宫望拜真痴绝,日日韶光在景霞”描绘了诗人对仙宫的仰望,感叹其美丽如画,令人痴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仙界生活的深深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人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