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三十四》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三十四》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绛桥行气总为非,自是凡夫著相迷。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

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0)
注释
绛桥:红色的桥梁,可能象征修炼或某种精神象征。
凡夫:普通人,指未得道的人。
著相:执着于外在现象,不悟真谛。
北海:象征北方或宇宙的中心。
南溟:南方的海洋,象征南方或大地的尽头。
虚无:道教术语,指超越世俗的空灵状态。
还丹:道教术语,指修炼成的内丹,象征精神上的成就。
恍惚:形容精神恍惚,进入玄妙境界。
醯鸡:醋瓶中的小飞虫,比喻人生短暂且受限。
翻译
在红色的桥梁上行走,修炼的气息总是偏离正道,这是因为凡人执着于表象而迷失了自我。
北方的炼丹炉象征着宇宙的创造与转化,南方的宫殿则融合了天地的奥秘。
通过修炼达到虚无的境界,就能借助丹药之力实现身心合一,达到至高妙境。
如果能在短暂的世间生活中领悟这一切,那么人生就如同醋瓶中的小飞虫,渺小且局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34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道家修炼金丹的追求与感悟。

“绛桥行气总为非”开篇即引入一个问题,绛桥是道教传说中修炼成仙的地方,“总为非”意味着诗人对现实中的种种修炼手法持有质疑态度。紧接着,“自是凡夫著相迷”则表明诗人认为世间人往往沉迷于表象之中,难以真正领悟道理。

“北海鼎炉分造化”和“南溟宫殿合天倪”两句,描绘了一个宏大的修炼场景,其中“北海鼎炉”与“南溟宫殿”构成一对比,显示出道家的修炼不仅需要内在的精神转化,也需要外在环境的支持和配合。这里的“分造化”和“合天倪”,则隐喻了道家追求与自然、天地和谐统一的理念。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金丹的体验,通过“虚无”、“还丹力”,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一份神秘而又不易捉摸的感受。

最后,“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看法。这里“浮生”指的是世间短暂而无常的生命状态,而“比醯鸡”则用来形容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如同困在笼中的鸡,失去了自由和真实自我。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道家修炼金丹之路的理解和追求,还隐含着对世间迷失与解脱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并文正应时而出,雨花台畔,战绩犹存,不独晋粤两疆,困苏嗷雁,秩宗三礼,业炳咨夔,威望震华夷,世爵允宜盟铁券;

溯先君敦好以来,风木庭前,乔荫幸托,讵料牛斗槎渺,才送司农,箕尾星沉,又伤太傅,大江流日夜,悲声何忍听铜琶。

(0)

挽彭玉麟联

大树不言功,外攘内安,丝纶咸推重望;

梅花曾自况,岁寒春早,松竹无此奇荣。

(0)

漳州书院联

五百年逃墨归儒,天使番王纳土;

四十日修文偃武,我从漳海班师。

(0)

挽张之洞联

溯大河而西北,横大江而东南,于时代为穷通治忽所系;

先帝曰惟汝贤,今皇曰惟汝弼,论古臣在伊尹周旦之间。

(0)

臬署联

官要虚心,总能发伏厘奸,须识我得情勿喜;

民宜守分,若到违条犯法,可怜汝无路求生。

(0)

挽张之洞联

两后在天旋召相;四民无地不思公。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