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桥行气总为非,自是凡夫著相迷。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
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绛桥行气总为非,自是凡夫著相迷。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
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34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道家修炼金丹的追求与感悟。
“绛桥行气总为非”开篇即引入一个问题,绛桥是道教传说中修炼成仙的地方,“总为非”意味着诗人对现实中的种种修炼手法持有质疑态度。紧接着,“自是凡夫著相迷”则表明诗人认为世间人往往沉迷于表象之中,难以真正领悟道理。
“北海鼎炉分造化”和“南溟宫殿合天倪”两句,描绘了一个宏大的修炼场景,其中“北海鼎炉”与“南溟宫殿”构成一对比,显示出道家的修炼不仅需要内在的精神转化,也需要外在环境的支持和配合。这里的“分造化”和“合天倪”,则隐喻了道家追求与自然、天地和谐统一的理念。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金丹的体验,通过“虚无”、“还丹力”,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一份神秘而又不易捉摸的感受。
最后,“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看法。这里“浮生”指的是世间短暂而无常的生命状态,而“比醯鸡”则用来形容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如同困在笼中的鸡,失去了自由和真实自我。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道家修炼金丹之路的理解和追求,还隐含着对世间迷失与解脱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