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书事十首·其七》
《仲夏书事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为诗兼众体,此事属吾曹。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0)
注释
劲瘦:坚韧而瘦削。
元弘博:博大的才情。
凄酸:悲凉的情绪。
忽壮豪:忽然豪放。
众体:各种诗歌体裁。
吾曹:我们这一代人。
俗学:世俗学问。
三书虎:像老虎般在三书(经书)方面有深厚造诣。
六钓鳌:有雄心壮志去钓取大海中的大鱼(比喻高远的目标)。
兰枯:兰花凋零。
菊犹短:菊花也已枯萎。
蜀葵高:蜀葵的高大。
翻译
他的才情坚韧而博大,情绪忽而悲凉忽而豪放。
他擅长各种诗歌体裁,这样的才华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他在世俗学问上如同猛虎,胸怀壮志如欲钓取大海之鳌。
即使兰花凋零、菊花也已枯萎,我并不羡慕蜀葵的高大。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仲夏书事十首(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自信,以及对个人才华与抱负的表达。

“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和才情的变化,从细腻到奔放,体现了诗人的深厚学养和多变的文笔。

“为诗兼众体, 此事属吾曹。” 表明诗人不仅精通诗歌,还能驾驭各种文学形式,显示出诗人广博的文学才能和对文学传统的自豪感。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这两句则是比喻诗人的学习如同猛虎一般强大,而抱负之大犹如海中巨鲸,展现了诗人不凡的学识和远大的志向。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最后两句通过鲜花与野菊相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的满足,以及对超越他人的淡然态度。即便是普通的野菊,也不羡慕那些显赫如蜀葵一般的高大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方回在文学上的自信与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叶先生韵·其一

三分春色一分强,风雨忧愁莫见妨。

何幸山城官事少,且看溪路野花香。

丝丝嫩绿垂流水,片片飞红逐去樯。

一日要须拚一醉,百年能醉几千场。

(0)

远老自和前诗再寄复次韵

雪到梅开恰欲漫,扶藜得得绕湖山。

折将冷蕊疏枝去,浸在明窗净几间。

一见已堪资琢句,细看还足助怡颜。

只愁冰艳相侵逼,映得衰翁鬓愈斑。

(0)

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其二

有屋依山复面湖,幽栖试问有谁如。

门前更种千竿竹,堂上还堆万卷书。

每恨暮年方卜筑,岂知今日得安居。

鲤庭况有新桃李,莫惜时来长者车。

(0)

领客赏海棠雪作·其二

撩拨游人思不禁,也缘尤物荡人心。

今宵雪向花间作,应妒此花红太深。

(0)

梅怨·其一

几年不见主人归,及见开时又别离。

若也有花无分赏,何如休种满园池。

(0)

梅花下闻角声

兀坐江城厌寂寥,喜逢春色上梅梢。

寄言画角休吹遍,留与铃斋作淡交。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