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为诗兼众体,此事属吾曹。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为诗兼众体,此事属吾曹。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仲夏书事十首(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自信,以及对个人才华与抱负的表达。
“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和才情的变化,从细腻到奔放,体现了诗人的深厚学养和多变的文笔。
“为诗兼众体, 此事属吾曹。” 表明诗人不仅精通诗歌,还能驾驭各种文学形式,显示出诗人广博的文学才能和对文学传统的自豪感。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这两句则是比喻诗人的学习如同猛虎一般强大,而抱负之大犹如海中巨鲸,展现了诗人不凡的学识和远大的志向。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最后两句通过鲜花与野菊相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的满足,以及对超越他人的淡然态度。即便是普通的野菊,也不羡慕那些显赫如蜀葵一般的高大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方回在文学上的自信与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