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响忽振,天涯知已秋。
檐端数萤没,槛处一星流。
雨气寒生枕,钟声远到楼。
鸣蛙莫喧聒,征客未停驺。
庭树响忽振,天涯知已秋。
檐端数萤没,槛处一星流。
雨气寒生枕,钟声远到楼。
鸣蛙莫喧聒,征客未停驺。
这首清代诗人梦麟的《夜宿高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首句“庭树响忽振”,以树叶振动的声音点出秋风初起,暗示季节更替。接着,“天涯知已秋”进一步强调了秋意渐浓,即使身处远方,也能感知到大自然的变化。
颔联“檐端数萤没,槛处一星流”通过萤火虫消失在屋檐和星星闪烁的意象,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深邃。萤火虫的消失和孤星的流转,寓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孤独之感。
颈联“雨气寒生枕,钟声远到楼”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凉意,以及远处寺庙钟声的悠扬,增添了夜晚的宁静和远方的神秘感。诗人似乎在倾听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尾联“鸣蛙莫喧聒,征客未停驺”劝诫鸣蛙不要过于嘈杂,因为旅人还在赶路,尚未歇息。这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微妙感受,也流露出诗人对旅途艰辛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旅途的况味。
春被雨禁持。伤心事、仿佛去年时。
记芳径暮归,褪妆微醉,暗帏先寝,闻笑佯痴。
回首别离容易过,杨柳又依依。
红烛怨歌,鬓花零落,青绫牵梦,屏影参差。
桃源今何在,刘郎去,应念瘦损香肌。
误约夜阑,从前怪我多疑。
但怕收残泪,对人徐语,指弹新恨,推户潜窥。
还是恹恹病也,无计怜伊。
挂龙西作但见尾,舜服龙章临斧扆。
昌黎石鼎囷蠢吟,此诗真可泣神鬼。
得非永嘉陈画龙,此纸钱塘叶兰翁。
无冰为水柘为浆,深入醉乡心自凉。
微官误身鱼中饵,俗士缚礼龟支床。
未妨卖书笑杜甫,宁能食乳羡张苍。
颠崖仆树幸无损,当复与君浮万觞。
思诗夜无寐,佳句招不来。
不思忽有得,清晨视空阶。
昨日所未有,红叶初可枚。
小雨过庭菊,一夕粲然开。
饥雀噪檐隙,纺车响林隈。
百动各有为,此复挂我怀。
秋意美初寒,经营一衔杯。
炊仆告薪尽,空庖风捲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