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烟霞回浦照,楼中箫鼓暮衔杯。
江光半隐渔灯乱,木叶骤鸣山雨来。
万井兵戈馀野哭,千家带砺倚荒台。
古今帝子俱销歇,俯仰风前空尔哀。
楼上烟霞回浦照,楼中箫鼓暮衔杯。
江光半隐渔灯乱,木叶骤鸣山雨来。
万井兵戈馀野哭,千家带砺倚荒台。
古今帝子俱销歇,俯仰风前空尔哀。
此诗描绘了滕王阁晚眺之景,诗人陆釴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苍凉而壮美的画面。首联“楼上烟霞回浦照,楼中箫鼓暮衔杯”,开篇即展现出滕王阁傍晚时分的热闹与宁静交织的景象,烟霞映照着水边,楼内传来的箫鼓声与饮酒的欢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颔联“江光半隐渔灯乱,木叶骤鸣山雨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与山林的动态之美。江面上渔灯闪烁,与远处的江光交相辉映,显得既温馨又充满生机;而突然间,山林中传来急促的落叶声,预示着山雨将至,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万井兵戈馀野哭,千家带砺倚荒台”,转而描绘出战争后的凄凉景象。无数村落因战乱而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哀嚎之声不绝于耳;而那些曾经辉煌的宫殿或庙宇,如今只剩下荒废的台基,与周围破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尾联“古今帝子俱销歇,俯仰风前空尔哀”总结全诗,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与帝王的兴衰。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人们,最终都难逃岁月的侵蚀和命运的轮回。在风前哀叹,既是为历史的沧桑变化而感伤,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滕王阁晚眺这一特定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高楼临大路,上有妖冶子。
丽色耀朝阳,新妆何斐亹。
巧笑启朱唇,娇歌灿玉齿。
当筵试舞衣,纤腰矜旖旎。
东风吹芳菲,纷纷落红蕊。
红蕊落春前,徘徊怨罗绮。
长夜垂空帏,耿耿情缄髓。
讵知与士耽,弃蠲从兹始。
城门西,鬼兵十万啾啾啼。
城门东,阴旗猎猎愁磷红。贼骑欲向南,鬼伯趋䟃?。
贼骑欲向北,啾啾啼鬼伯。城门开,待鬼来。
椒浆为汝奠,灵甲为汝裁。
一朝贼退归海中,幕府上簿皆鬼功。
鬼兵不来兮奈何许,贼兵皇皇兮矢如雨。
风折兮蝥弧,血染兮头颅。
将军苦身折,天师竟无术。彼夫人兮真丈夫。
抽刀杀贼贼即呼。天壤欲似王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