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铁夹髀髀肉脱,腐肉巉巉露青骨。
怒蹄所到风为开,沙闪银芒眼如鹘。
喘低神尽行力疲,戟竖云鬃故突兀。
柝残月落村鸡号,纸灯照地棉鞍高。
百回恋栈意迟缓,乱鞭若雨声嘷嘷。
浓霜压背冷于铁,破石满地锋如刀。
凡材惊钝伏圉厩,不受驱使神偏骄。
君不见西羌秋警烽横野,毒矢飞天血瓴洒。
将军奏捷拜大功,八尺凌烟图汗赭,尔独何为羁辕下?
朽铁夹髀髀肉脱,腐肉巉巉露青骨。
怒蹄所到风为开,沙闪银芒眼如鹘。
喘低神尽行力疲,戟竖云鬃故突兀。
柝残月落村鸡号,纸灯照地棉鞍高。
百回恋栈意迟缓,乱鞭若雨声嘷嘷。
浓霜压背冷于铁,破石满地锋如刀。
凡材惊钝伏圉厩,不受驱使神偏骄。
君不见西羌秋警烽横野,毒矢飞天血瓴洒。
将军奏捷拜大功,八尺凌烟图汗赭,尔独何为羁辕下?
这首《辕马篇》描绘了一匹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战马,其形象生动,情感饱满。诗中通过“朽铁夹髀”、“腐肉巉巉露青骨”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战马经历过的艰苦战斗和岁月的磨砺,使其形象更加立体、感人。
“怒蹄所到风为开,沙闪银芒眼如鹘”,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马在战场上的勇猛姿态,蹄声震响,仿佛能吹开风尘;眼睛锐利如鹘,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展现出战马的威猛与决心。
“纸灯照地棉鞍高,百回恋栈意迟缓,乱鞭若雨声嘷嘷”,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战马在战场与日常之间的不同状态。纸灯昏暗,映照出高高的棉鞍,战马在归途中显得迟缓,但心中仍怀恋着战场的荣耀。乱鞭声声,却无法完全压抑战马内心的呼唤,显示出它对战场的深深眷恋。
“浓霜压背冷于铁,破石满地锋如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马在严寒与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浓霜覆盖,战马的背脊如同冰冷的铁器,破石遍地,锋利如刀,形象地展现了战马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状态。
“凡材惊钝伏圉厩,不受驱使神偏骄”,这里将战马与其他普通马匹进行对比,强调了战马的独特性与骄傲。即使在被束缚的圉厩中,战马也不愿受人驱使,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与傲骨。
最后,“君不见西羌秋警烽横野,毒矢飞天血瓴洒。将军奏捷拜大功,八尺凌烟图汗赭,尔独何为羁辕下?”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战马命运的感慨。在西羌秋警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战马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而如今却只能在辕下等待,未能继续为国效力,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战马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英勇与坚韧的精神面貌,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
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
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
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
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
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朱顶字,八十正平头。添作八千秋。
无能也自收郿坞,到今恨不贬潮州。
看几人,炎又冷,老还羞。也不学、太公忙把火。
也不学、申公轮转磨。休莫莫,莫休休。
小迟授业何曾吃,更迟食乳不须愁。
且从容,某水钓,某丘游。
赤壁之游乐。但古今、风清月白,更无坡作。
矫首中洲公何许,共我横江孤鹤。
把手笑、孙刘寂寞。
颇有使君如今否,看青山、似我多前却。
几见我、伴清酌。江心旧岂非城郭。
抚千年、桑田海水,神游非昨。
对影三人成六客,更倚归舟夜泊。
尚听得、江城愁角。
渺渺美人兮南浦,耿余怀、感泪伤离索。
天正北,绕飞鹊。
但秋风、年又一年深,不禁长年悲。
自景阳钟断,馆娃宫闭,冷落心知。
千树西湖杨柳,更管别人离。
看取茂陵客,一去无归。
都是旧时行乐,漫烟销日出,水绕山围。
看人情荏苒,不似鹧鸪飞。
听砧声、遥连塞外,问三衢、道上去人稀。
销凝久,残阳短笛,似我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