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物,形体不能声。
其分凶灾主兵寇,功臣遭戮国须倾,固守得平平。
天雨物,形体不能声。
其分凶灾主兵寇,功臣遭戮国须倾,固守得平平。
这首诗《兵要望江南(其八)占雨第八》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天雨物,形体不能声”这一句开篇,描绘了雨水与自然界的微妙关系,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可能预示着人事的变迁。
“其分凶灾主兵寇”,意味着雨水的降下可能预示着凶险的灾难和战争的到来,提醒人们警惕可能发生的冲突和动荡。
“功臣遭戮国须倾”,进一步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功勋卓著的臣子也可能遭遇不测,国家也因此面临崩溃的风险。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
“固守得平平”,则表达了在面对这种危机时,坚守原则和底线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维持局面的稳定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探讨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