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其八》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其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

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

释怨恩须报,天终相吉人。

(0)
翻译
人生已过七十载,依然身体硬朗却生活清苦。
深知道理本简单,但口头传授可能不真切。
重要的是积累善行,何需显露超凡能力。
恩怨要懂得化解,善有善报,上天最终会庇佑好人。
注释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或岁月的耽误。
七旬:七十岁。
老健:年老而健康。
清贫:贫穷。
识破:看透,明白。
元来:本来,原本。
易:容易。
积阴德:积累隐蔽的善行。
出阳神:显露超自然的力量。
释怨:化解怨恨。
恩须报:恩情应当回报。
相吉人:庇佑善良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属于《老而健贫而自诗志其喜》八首中的第八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后半程的思考和心得。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 这两句通过数字"七旬"(古代指70岁)强调了自己已经步入老年,但仍保持着健康和身体上的轻松。"清贫"不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有精神上的洁净。

“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力已经很强,可以看穿许多事情的本质,但同时也表示了对于流传下来的言论持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可能并不完全真实。

“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 这里"积阴德"意味着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善行积累美德,而"焉用出阳神"则指不需要外露的神通或超自然的能力。诗人强调的是内心的修为而非外在的表现。

“释怨恩须报,天终相吉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待人接物的态度,即放下仇恨,对于恩惠则要适时回报,并相信自然界会让善良的人得到好的结果,这里的"吉人"指的是那些有着好心态和行为的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老年生活时的从容与自信,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薰香

时样衣新制五铢,香焚百合拥猊炉。

薰笼斜倚垂红袖,芳泽长留袭紫襦。

沈水自应胜兰芷,涉江何用采蘼芜。

芬芳竟体人如玉,金粟前身是也无?

(0)

虞美人.许直臣县长示我感时长歌,读毕书后,却寄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

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鸡长风雨天如晦。

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

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0)

月下笛.冼玉清教授以蚝豉酥皮豆蓉饼杏仁饼鸡旦糕杂装一盒见贻。谱此代谢柬

撑腹书虚,董肠醪薄,怎支吟力。高歌堕帻。

听瓶笙,动茶癖。

胸中块垒蚝山结,换米帖、都成鸡肋。

惜花村沽远,调莺爇鸭,闭户秋寂。门啄邮筒入。

睹巧月玲珑,腻云堆积。酥醐味蜜,胡麻京样新出。

居然动我题糕兴,青鸟护、红巾密幂。

读饼说笑吴均,玉屑金泥仅识。

(0)

烛影摇红.花朝

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

风暄日暖燕莺晨,忙煞閒庭院。料理探芳心眼。

锦城游、归歌缓缓。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

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

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挑菜人来步懒。

怅泥深、啼鸪语怨。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

(0)

忆江南

芳洲好,清赏四时宜。

春望曲歌杨柳岸,秋吟人醉菊花篱。踏雪更相期。

(0)

忆江南

怀前事,召试集彤廷。

昭代特修鸿博典,故交同被鹤书徵。拔帜竞先登。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