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晓日尚熹微,起坐从容意不违。
寒菊抱花余旧摘,慈鸦将子试新飞。
久知初服无羁束,始信浮名有是非。
暂欲展书还弃掷,闲心已习静中机。
窗含晓日尚熹微,起坐从容意不违。
寒菊抱花余旧摘,慈鸦将子试新飞。
久知初服无羁束,始信浮名有是非。
暂欲展书还弃掷,闲心已习静中机。
这首明代诗人朱应登的《起坐》描绘了一幅清晨宁静的画面。首句“窗含晓日尚熹微”写出了晨曦微露,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新和宁静。次句“起坐从容意不违”则展现了诗人早起后的从容不迫,心境与日常节奏相契合。
接下来,“寒菊抱花余旧摘”描绘了室内可能残留的秋日菊花,暗示着时光流转,旧事物的痕迹。而“慈鸦将子试新飞”则以乌鸦带着雏鸟学习飞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成长,富有哲理意味。
“久知初服无羁束,始信浮名有是非”两句,诗人感慨人生的真实与虚名之间的对比,认识到朴素的生活比追求浮华更有意义。最后,“暂欲展书还弃掷,闲心已习静中机”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的短暂兴趣之后,又回归内心的平静,享受静谧中的生活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朝云有夕没,栎木有归根。
疾风飘劲草,踏作岖路尘。
何况孤蓬士,托生壖海滨。
弊褐拥雪立,穷檐仅容身。
破釜生腐鱼,败厨无遗薪。
饥寒驱妻子,纳履鲜周亲。
出门谁与语,仰视诉苍旻。
何不学干谒,先据要路津。
书仅识名姓,毋为刍狗陈。
思盈列岫中,目往烟云外。
何当绝顶游,时与天光会。
我意日餐霞,馀身亦假蜕。
阆风梦里来,即眼浮心肺。
持此聚熊魂,片形为我绘。
旦夕倚青冥,飙轮或可丐。
所希玄象明,永濯昏途眛。
人生枉用勤,驹影如飘带。
安知神理微,苟慕虚荣大。
前兹不足言,今乃识其最。
今言而古藉,二三垂典册。
先人作己言,千百拟衡石。
寓言若玄珠,重言如拱璧。
谁持璧与珠,使人群啧啧。
卮言日曼衍,天倪随地斥。
终身未尝言,终言孰能格。
可不可谁分,然不然共择。
万物本天均,是非凭众斁。
已化复相生,无县那许射。
罔两莫群疑,景形方自索。
日火贷其光,夜阴恶可借。
无有入无閒,相视久无逆。
盛德果如无,舍者将争席。
无言无不言,始信无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