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常乐寺五云台》
《题常乐寺五云台》全文
宋 / 姚舜陟   形式: 古风

虚空本无云,一气谁所主。

云空两无碍,起灭自散聚。

吾闻心归源,空殒亦无所。

应知不空者,物感自如雨。

君看贤首师,自视木与土。

与云亦奚期,况问色有五。

云何坐说法,瑞应乃如许。

休疑诸天集,未必众龙吐。

云空法如是,我说无说故。

堂中嫡孙在,客至当问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yúntái
sòng / yáoshùnzhì

kōngběnyúnshuísuǒzhǔ

yúnkōngliǎngàimièsàn

wénxīnguīyuánkōngyǔnsuǒ

yìngzhīkōngzhěgǎn

jūnkànxiánshǒushīshì

yúnkuàngwènyǒu

yúnzuòshuōruìyìngnǎi

xiūzhūtiānwèizhònglóng

yúnkōngshìshuōshuō

tángzhōngsūnzàizhìdāngwèn

翻译
虚空本无云,一气谁所主。
云空两无碍,起灭自散聚。
吾闻心归源,空殒亦无所。
应知不空者,物感自如雨。
君看贤首师,自视木与土。
与云亦奚期,况问色有五。
云何坐说法,瑞应乃如许。
休疑诸天集,未必众龙吐。
云空法如是,我说无说故。
堂中嫡孙在,客至当问取。
注释
虚空:指没有实物的空间。
一气:指宇宙间统一的元气或生命气息。
谁所主:主宰者是谁。
云空两无碍:云和空都能自由自在地存在。
起灭自散聚:云的生成消散自然规律。
心归源:心灵回归源头。
空殒亦无所:即使为空而死,也没有遗憾。
不空者:不为空想束缚的人。
物感自如雨:对外界事物感受自如,如雨润物。
贤首师:贤明的导师。
木与土:比喻朴实无华。
与云亦奚期:又怎能期待云的出现。
色有五:颜色种类繁多。
坐说法:静坐讲经说法。
瑞应:吉祥的征兆。
诸天集:众神聚集。
众龙吐:龙吐出祥云。
我说无说:我虽言说,实则无言。
故:所以。
嫡孙:直系后代。
客至:客人来访。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常乐寺五云台》,作者为宋代诗人姚舜陟。诗中以云为空间的象征,探讨了虚无与变化的主题。诗人认为,虚空本无固定形态,云气的起落聚散皆由自然法则决定,人心若能回归其根源,即使身处变动之中也能保持宁静。他以贤首师为例,指出即使是高僧,也不执着于物质或色相,强调佛法的超越性。

诗中通过描绘云台上的景象,暗示佛法并非来自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内在智慧的显现。诗人质疑人们对于天象的过度解读,认为并非龙吐出云彩,而是自然现象。他进一步阐述,云空法的本质即在于此,无需过多言说,真理自在其中。

最后,诗人以家中后辈的存在和客人的到来,引出一个哲理:真正的智慧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而非向外追寻。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体现了宋代理学对禅宗思想的融合。

作者介绍

姚舜陟
朝代:宋

姚舜陟,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江阴军签判(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道藏歌诗·其三十

五道息对魂,九幽罢三途。

不闻孤魂声,但闻兴乐歌。

(0)

众仙步虚词六首·其四

吉光腾紫气,霄路逸丹天。

幡扬香风转,盖动超浮烟。

道中还复道,玄中已复玄。

(0)

王良百一诗·其八十八

□黄不用针,涂药妙能深。

涓石并葶苈,橘皮使蔚金。

(0)

王良百一诗·其五十三

起卧无时度,将身似狗蹲。

肠中如粪结,巴豆最为珍。

(0)

王良百一诗·其五十一起卧

脾寒令肉颤,胃冷吐清涎。

但针脾上穴,暖胃药为先。

(0)

谶·其五

尊胜今藏古,无肱亦有肱。

龙来方受宝,捧物复嫌名。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